2017年买什么股票赚钱(2017年买什么股票赚钱了)

投资比亚迪的操作,让李录维持了“长期持有”的人设。而复盘李录的投资,或会让人对这一印象有所颠覆。目前为止,李录公开可查的持股中,确定持有超过2年的只有比亚迪,其次则是持有刚满2年的美光科技。

中短期内,他在同一只股票上,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多次增减仓操作。而他的投资稳定性更多体现在颇高的胜率上:他屡次精准买在不同股票股价起飞的前夕,并在高位区间精准清仓离场。目前他公开可查的13只持股中,仅有的2只亏损,亏损额是他其余11场胜仗的零头。

股市风险往往惊心动魄,3月8日A股再次遭遇重挫,大盘击穿3300点,两市近4300只个股下跌,融资盘再次引发市场担忧。震荡市中赚钱,犹如火中取栗。控制风险,提高胜率的能力,极为宝贵。李录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这方面的操作经验令人称奇。

盘点李录的战绩,无疑堪称精彩。

他公开可查的持有或曾经持有的13只股票中,10只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股票,3只为金融公司股票。目前为止,其只有两次败绩,其一,是2021年持仓拼多多一年,股价腰斩,损失超3200万美元,他果断清仓止损离场;其二,他曾在2018年一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两次买入阿里巴巴,均为短期持有,也均为亏损离场。

在剩余的11只股票上,他均获利颇丰,其中,比亚迪是他最“长情”也是最赚钱的股票。据估算,2005年至今,他在比亚迪上赚了约180亿港元。而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在美光科技上的豪放下注,则让他在2年时间里大赚5.3亿美元。在美国银行上,他持有不到2年时间,收益率达111.64%。

2016年底以来,李录的持仓有一个明显的从中概互联网公司转向美国互联网巨头的趋势,2018年三季度是分水岭。

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对李录评价非常高,称他为中国的巴菲特。芒格公开表示,他将家族的财产交给李录管理,并称“95年里,我将芒格家族的财产交给外人管理仅此一例”。

一个在美华人是如何与巴菲特、芒格扯上关系的呢?根据李录自述,他最先认识的是巴菲特的老友、黄金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主席芒格。

李录大学刚毕业时在洛杉矶的投行工作,在一位共同朋友的家里第一次见到芒格,之后陆续见过几次,直到2003年的一个感恩节聚会,李录有机会和芒格长谈。他将自己研究过的公司以及引起他兴趣的公司一一介绍,请芒格逐一点评。之后二人关系有了质的飞越,芒格在2004年成为李录的投资合伙人。“自此他就成为我终生的良师益友,”李录称。2010年,李录牵头,组织人员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翻译出版为中文,此后,中文世界也多了成千上万的价值投资追随者。

那么,作为价值投资者代表的李录,到底能耐几何?复盘他公开投资战绩,或能窥见一二。

01 持美股市值5年增20余倍

2016年之前未超1亿美元

因“巴菲特衣钵传人”的称号,近年来李录在投资圈颇受关注。

资料显示,李录1966年出生于中国唐山,1996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同时获得三个学位,分别是经济学学士、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及法学院的法学博士。

根据他的自述,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做全职投资,并于1998年1月在美国成立喜马拉雅资本(Himalaya Capital Management LLC),“支持者寡,几个老朋友友情客串投资人凑了一笔小钱,我自己既是董事长、基金经理,又是秘书、分析员。全部的家当就是一部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至今,这是他管理的唯一一只投资基金。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管理1亿美元及以上的股权投资机构,必须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提交13F(季度报告)文件,披露其持有的美国股权,并提供有关资金的去向。需要提交13F季度报告的投资机构包括共同基金(投资基金mutual fund)、对冲基金、信托公司、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

从SEC网站可以看到,李录管理的喜马拉雅资本最早披露“机构管理人持股报告”是在2016年四季度,当时,其持有百度659718股,持股市值1.08亿美元,持有新浪52300股,持股市值317.9万美元,合计持股市值达1.11亿美元,这一数字刚好超过SEC要求披露季报的最低资产规模。因此,有理由认为,在2016年四季度之前,其在美持股市值均低于1亿美元。

此后,喜马拉雅资本在美的持股市值有个小幅跃升,并又快速走低,在2017年二季度再次跌破1亿美元,以至于,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其季报再次为空白。

不过,此后,喜马拉雅资本在美股的持股市值增长非常迅速,2019年四季度,其再次披露季报时,持仓市值突然增加至4.2亿美元,此后每季度以平均38%的幅度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喜马拉雅资本持股规模的增长,并非完全由持股市值的膨胀带来,中间他数次加仓、买入新股的资金,是新增资金(表1)。

2022年2月15日,李录更新了喜马拉雅资本在美股的最新持仓情况。截至2021年底,其持仓总规模为26.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8.8亿元左右,两年时间翻了6倍。加上他在港股比亚迪和邮储银行的持仓,李录公开可查的基金持仓总规模近400亿元。

这一管理规模,放在国内1887个偏股型公募基金经理中,大约排在第20位,仅次于富国基金朱少醒。

02 多次高位精准清仓

从青睐中概股到转向美国互联网巨头

李录以长期投资著称,他的好朋友芒格更是有一句名言:“我只是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公司的股票,然后坐等就行”。李录本人几乎每次在公开场合也都会宣扬这种投资理念,他曾强调,“希望通过长期研究能在90%的置信水平上判断一家公司未来10年的发展情况”。

具体的实操上,集中持股,也是李录和巴菲特的共同点。盘点李录近7年的美股持仓情况,他的总持仓量非常少,截至2021年四季度,仅持有6只股票。而过去6年多时间里,他在美股一共持有及持有过的股票有11只。

不过,李录喜欢投资的品类,和巴菲特有明显的不同。巴菲特的投资历程中,科技公司占比很少,但李录并非如此,他的11只股票中,有9只是互联网、科技股,两只为银行和保险股。李录曾经回应,“伯克希尔也不是完全不投科技公司,他们只是不去投资他们不了解的公司。他们曾经花110亿美元投资了IBM。但我敢保证,这和IBM是不是技术公司没半点关系,这不是伯克希尔考虑问题的依据”。

从持股时间上来看,其与人们一般意义上默认的“长期持有”或有不同。据估算,李录在美平均每只股票持有时间约为15个月,最短的是阿里巴巴,2020年突现其一季报,之后迅速消失;较长的是他从2020年一季度开始持有的美光科技、美国银行、Facebook、谷歌,至2021年四季度依然在列(表2)。如果加上他在H股持有的比亚迪和2020年12月买入的邮储银行,李录公开可查的投资中,确定持有2年以上的股票,只有比亚迪一只。

统计2016年四季度至2021年四季度喜马拉雅美股的季报持仓,有两个明显的变化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投资中概股。作为在美国做基金的华人,李录对中国无疑是知根知底的,2018年三季度之前,其在美股的持仓,都是在4只中概股之间变化,包括新浪、百度、微博和阿里巴巴(表3)。

其中,百度持有时间最久,从2016年四季度至2018年三季度。复盘百度股价走势可以看到,李录的持有周期精准卡住了百度股价的一个向上区间(图1)。仅在其持有的2017年一季度,其持股市值就从1.08亿美元涨至1.14亿美元,在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内就从百度身上赚了近1000万美元,这是他持有过的4只中概股中赚得总额最多的一次。

不过,从收益率上看,百度并不算是李录最漂亮的投资,因为他在2017年二季度就对百度进行了大幅减持,从持股65.97万股、市值1.08亿美元,减至5800股、市值只剩1037万美元。不知短时间内超高获利是否其减仓如此决绝的原因?是什么造就了他这一接近于短线的操作?

复盘百度业绩,2017年中,其搜索和信息流业务增长亮眼,带动短期利润大增。同时,百度在AI领域下重注,不过,这一业务中短期内带不来实质性的利润增长,2018年5月,百度AI领军人陆奇的离职,给百度的企业文化打上了问号。

2018年三季度后,李录清仓了剩余的5800股百度股票,此后,百度股价进入一波较为漫长的下跌通道,百度此后也未再进入喜马拉雅资本的季报持仓表。

图1:喜马拉雅资本持有百度股票区间图

资料来源:Wind 注:箭头示意李录的大致持有区间

阿里巴巴在2018年一季度进入喜马拉雅资本的季报,李录买入5.3万股,市值972.8万美元。此时,阿里经历一波大涨后,股价处于震荡向下的趋势中,一直持续到2018年三季度,李录的持仓市值降为873.2万美元,降幅10.24%(图2)。之后,李录没有选择坚持,而是果断清仓。复盘显示,李录清仓后,阿里股价进入了一波较为显著的向上走势,而后迅速回落,进入漫长的下跌通道。

图2:喜马拉雅资本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区间图

资料来源:Wind 注:箭头示意李录的大致持有区间

其清仓新浪的时间则更早。2016年四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李录持有新浪5.23万股,持股市值从317.9万美元涨到545.3万美元,区间涨幅67.9%,获利227.4万美元。之后,新浪未再进入其持仓范围。复盘新浪退市前的股价走势,可以看到,李录的持股区间,精准卡住了新浪的最后一波上升趋势,而其减持时点,也恰好在股价高点区间(图3)。

图3:喜马拉雅资本持有新浪区间示意图

资料来源:Wind 注:箭头示意李录的大致持有区间

新浪微博2014年4月在美上市,2017年二季度进入喜马拉雅季报,持仓5230股,市值34.8万美元,至2018年一季度,持仓市值涨到62.5万美元,涨幅79.6%,区间获利27.7万美元,之后新浪微博未再进入其季报。复盘新浪微博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到,李录对新浪微博的持有区间,同样为一个陡峭向上的斜线,而他这次更是精准减持在新浪微博股价历史最高点区间(图4)。

图4:喜马拉雅资本持有新浪微博区间示意图

资料来源:Wind 注:箭头示意李录的大致持有区间

李录2018年三季度之前对中概股的四次投资,有三次收益为正,获利颇丰,他每次买入时点把控精准,卖出决策更是做得果断决绝。

第二阶段,清仓中概股,逐步加仓美国互联网巨头及美国银行。

2018年三季度之后,李录逐步减持手里的中概股,持仓总市值降至1亿美元以下,当他再次披露季报,已经是一年后的2019年四季度,当时,喜马拉雅资本首次买入了美光科技(MicronTechnology,Inc.),持股超781万,市值4.2亿美元。此后公布的季报可以看到,其持仓已经开始以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为主,包括脸书(Facebook)、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此外,他还买入了美国银行(表4)。

李录的投资风格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转向?复盘这一时点的外部环境可见,2018年3月,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摩擦明朗化。2018-2019年,美国先后制裁中兴和华为,逐步升级对华为的限制措施,芯片及其相关产业体系,成为此轮摩擦的焦点之一。

李录在书中对中美贸易摩擦有过论述,他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固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损害和诸多负面影响,但是已不足以阻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只是在具体的投资行动上,他似乎不止于一套逻辑。

美光科技公司于1978年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是当前全球领先的6家主要存储器芯片生产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DRAM、NANDFlash等存储芯片,广泛用于计算机、移动通信、服务器、工业和汽车等领域。李录在买入后,又两次加仓,从781.4万股增加至1147.7万股,两年时间浮盈超5.3亿美元,收益率近100%(图5)。截至目前,美光科技是李录在美股的第一重仓股。

图5:喜马拉雅资本买入美光科技时点示意图

资料来源:美国SEC官网、Wind,新财富整理 注:箭头示意李录的大致持有区间

2020年一季度,喜马拉雅资本买入了美国银行1235.9万股,这是他在美公开可查的持仓中首次买入互联网、科技以外的公司,并且一次性买成其第二大持仓,总持股市值2.62亿美元。

美国银行是沃伦?巴菲特喜欢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2021四季度报告显示,美国银行为其第二大重仓股。SEC的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曾经在2020年7月份连续买入美国银行3390万股,市值增加了8.133亿美元,达240多亿美元。

事实证明,李录又一次展现了漂亮的择时功力,他买入美国银行的时点,恰是美银股价新一轮上攻的起点(图6)。买入至2021年三季度,李录在美国银行的市值直接翻倍,并在四季度股价高点大胆追加持仓至1458.7万股,增幅18%。截至2021年四季度,李录在美国银行的持股浮盈达2.93亿美元,收益率达111.64%。

图6:美国银行股价走势图及李录买入时点示意

值得一提的是,喜马拉雅资本在2020年一季度期间出现了一个短线操作:阿里巴巴也短暂出现在其2020年一季度的持仓中,持股17.5万,市值3403.4千万美元。可以看到,此时阿里巴巴的股价正好处于一个长上影线的回调期。不知为何,喜马拉雅资本很快清仓了全部的阿里股票,2020年二季度及之后,阿里未再现身其季报。复盘可见,李录清仓后,阿里股价上演了一波长达半年的迅猛上攻行情,之后迅速回落(图7)。

图7:喜马拉雅资本2020年一季度短暂持有阿里巴巴区间示意

李录曾这样回答“如何做出卖出股票的决定”。第一,如果犯了错误,那就尽快出手,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错误,即哪怕有90%的把握,但后10%的其他可能性,结果那10%就是发生了,这就是正确的错误,此时应该卖出。第二,股票估值突然波动到了另一个极端。第三,发现了更好的机会。投资经理的工作就是不断改进投资组合。

清仓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李录,转身拥抱美国互联网巨头。

2020年二季度,喜马拉雅资本开始买入Facebook,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别持股60.89万股、8.59万股,市值1.38亿美元和1.21亿美元。三季度,他大幅度加仓Facebook至133.1万股,持股市值增加至3.49亿美元,之后又在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快速连续减仓至57.3万股。

在最新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持仓中,李录加仓Facebook至87.62万股,增幅53%。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公司宣布改名为Meta,计划在5至10年内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Meta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缀,意思是包涵万物无所不联。李录在同期加仓,可理解为他对Facebook此次战略调整的看好。

李录在Facebook上的一套操作,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持有就是买入不动”的固有印象,事实上,他在同一只股票上也还会出现较为频繁的操作。

2020年四季度,李录首次买入拼多多36.32万股,持股市值6452万美元。拼多多成为清仓中概互联网公司后,其唯一持有的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期,包括桥水基金、高瓴资本、景林资产和高毅资产等国内外顶流基金也都默契地买入了拼多多,并清仓了同为电商的阿里。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次明智的操作,虽然拼多多在李录买入后,股价迅速冲顶,但随后便快速回落,开启“跌跌不休”行情,李录的持仓市值也一直在蒸发(图8)。

图8:李录买入拼多多时点及持有区间预估示意图

资料来源:Wind、美国SEC官网,新财富整理

2020年四季度同期,李录花了更多的钱买入了苹果公司的股票,持有其75.96万股,总市值超1亿美元。截至2021年四季度,其在苹果的持仓浮盈33.67%。

2021年全年,李录的持仓有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在三季度新增了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股,该公司由巴菲特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总部在美国。李录持有其89.77万股,市值2.45亿美元。

二是,李录在2021年四季度清仓了股价腰斩的拼多多,止损离场。粗略估算,他持有拼多多一年时间,亏损超3200万美元。

这是他公开可查的13只股票投资中,唯二的两只亏损,也是亏损最大的一次。但与他过往投资的战绩相比,这一亏损额仅为零头,对其基金规模影响有限。

至此,李录持有过的5只在美上市的中概互联网公司中,3赚2亏。

根据规定,SEC只要求基金披露多头头寸,而很多基金都会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同时持有同一公司的多头和空头头寸。李录表示,他曾有两年做空经历,但是早在2003年就放弃了做空股票的做法,并称“做空是他所犯过得最大错误之一”,原因是他想对所投资公司带来建设性的帮助。

此外,他认为,做空的三个特点决定了它会是一个很悲惨的生意。第一,如果做多,下跌的空间是百分之百,而上涨的空间是无限的。如果做空,上涨的空间只有百分之百,而下跌的空间是无限的。“我很不喜欢这种算术”。第二,那些最好的做空机会往往有着作假的元素在里面,而作假很可能会长期存在,但是,做空一定要借债(股票),如果作假长时间不能暴露,这一点就足够把你拖垮,即使你在百分百正确的情况下也可能会破产,而且通常在确定自己正确之前就已经破产了。最后,它会把思维都打乱。做空的想法会牢牢地占据大脑,分散做多投资本该有的专注。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基金也有可能会向SEC申请隐瞒一部分的持股情况,以保护自己的持仓信息,因此,13F文件披露的持股信息也有可能不是其全部持股情况。

03 陪比亚迪长跑,赚超180亿港元

李录长期持有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对比亚迪的投资。媒体普遍报道,李录从2002年比亚迪上市开始就持有其股票,是比亚迪的基石投资者,至今近20年。他的这种“长情”,已被众多投资人奉为价值投资的典型案例。

不过根据公开可查的资料,李录首次出现在比亚迪大股东名单中,是比亚迪2005年报,李录持有其899.75万H股,占已发行总股本额的1.67%,占H股的6.02%。财报附注表示,李录通过LL Group、LLC及LL Investment Partners,L.P.三家受控公司持有比亚迪股份。2007年底,李录的持股增加至1076.9万股,持股比例达1.99%。2008年中,他再次增持至4566.62万股,持股比例增加至2.23%。

2008年底,李录增持比亚迪至5220.42万股,占已发行总股本额的2.55%。也就是在同期,李录介绍巴菲特买入比亚迪,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次性买入比亚迪H股2.25亿股,至今近13年,一股未卖。截至2021年底,巴菲特持有比亚迪总股份的7.86%。

而李录则一直小幅增持,分别于2009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底增加持股,至7538.72万股,8年增幅65%。之后,其持股数量维持稳定,至2020年底,其持股占比2.76%,占比亚迪已发行H股的8.24%。

若以其每次加仓后财报期内的最后一天股价计算,李录在比亚迪的持仓成本价约为15港元/股,截至2020年底,其持仓总成本不超过12亿港元。

2021年7月,港交所披露的一则申报信息引发市场热议:李录减持比亚迪。他在两天时间分两次分别以每股均价227.6229港元减持H股714.4万股,和每股均价224.18港元卖出362.75万股,两次合计套现超24.39亿港元,其在H股持股比例从7.03%下降至6%。这一消息披露后,一度引发投资者恐慌,并直接导致处于新能源潮头的比亚迪股价连日下挫共计达15%。

事实上,市场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这之前,李录已经有过一波减持。2021年比亚迪中报显示,李录对比亚迪的持股已由2020年底的7538.72万减少至7365.06万,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从2.76%降至2.57%,占H股的比例由8.24%降为7.03%。而这一时期,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越过大规模商用拐点,迎来大繁荣,比亚迪作为国内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之一,成为这一波行业趋势的龙头,股价在2020年中至年底的半年时间里涨了近5倍,从约40元/股涨到超200元/股。李录的减持,正是发生在这一波大涨后的回调期。

李录在比亚迪的减持获利部分,早就远远盖过了他的持仓成本,他当前在比亚迪的持股,可全部算作浮盈。截至2022年2月22日收盘,粗略估算,李录在比亚迪的投资净赚超180亿港元左右,2005年至今,投资回报超15倍。这无疑是他所有投资中赚取的总额最高的一次。

李录对比亚迪的情有独钟还表现在,他参与了比亚迪半导体一级市场融资。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5月,喜马拉雅资本与中金资本、红杉资本共同出现在比亚迪半导体的A轮融资股东列,次轮融资总额共计19亿元。在比亚迪公司2021年5月发布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的预案》中,喜马拉雅资本位列比亚迪半导体第五大股东,持股882.35万股,占比1.96%(图9)。

图9:喜马拉雅资本位列比亚迪半导体第五大股东

资料来源:比亚迪公告

科技公司之外,李录对金融股的偏好,再次在其对邮储银行的买入上体现出来。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资本在2020年四季度出资约43亿港元,买入邮储银行10亿股。2020年12月18日,他又耗资约5607万港元,增持1326万股H股邮储银行,平均每股价格为4.228港元,增持后总持仓占股5.06%。2021年1月15日,喜马拉雅资本增持邮储银行8354.4万股,每股作价5.3479港元,总金额约为4.47亿港元。加上其原本持仓估算,李录持有邮储银行成本约为4港元。

在港股中国银行板块中,邮储银行的市值位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之后,排行第六,超过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析认为,与国有大行相比,邮储银行负债成本低,资产质量相对较优,拨备充足。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绕开城市高净值客户的白热化竞争领域,挖掘城乡居民和小微企业的潜在价值,其独特的“自营+代理”的模式,可以将渠道铺设至基层,为其战略定位做支撑。目前其 80%的网点位于县级及以下,众多代理网点可直达行政村。

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财报显示,喜马拉雅持有12.74亿股H股邮储银行。按照2022年2月18日收盘价6.55港元/股的价格计算,李录持有H股邮储银行市值达83.45亿港元,浮盈达64%。

邮储银行财报显示,排在李录后面的是李嘉诚家族的Li Ka Shing (Canada) Foundation,其持有11.08亿股普通股。李嘉诚家族买入邮储银行的时间比李录要早,其最早出现在邮储银行股东列表的时间是2018年二季度,买入后持股没有发生过变化。

李录热爱深度思考,他喜欢追溯历史,思考商业,构想未来。他对价值投资的内涵做了诸多分析,例如“把追求知识和智慧作为道德责任”,“真知即是意义”,“懂得自己的能力圈”等,同时,他喜欢分享自己对人类社会纵深而体系化的思考。但是,剖开他的投资战绩,大家似乎更多看到的是他对资本市场走势以及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精准判断能力。

由于李录稳健的投资风格和颇高的胜率,令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投资界的关注,以至于他买入邮储银行后,一度引发邮储银行股价连续拉升。此次他会持有邮储银行多长时间,不得而知,目前为止,他的投资中还未出现第二个比亚迪。因此,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简单的“抄作业”行为,难以准确跟上其投资步伐。

本文源自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