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穷的意思(欲穷千里目穷的意思是什么)

王之涣《登鹳雀楼》终极解读



整子2022.7.16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诬谤,拂衣去官,优游山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家居15年。开元末,从亲友之劝,复出仕,补文安郡文安县尉。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好游历,与名士多有结交。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在蓟门与高适交游,高有《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晚年出任文安县(今属河北)尉,以清白著称。天宝元年(742)卒于任所。之涣以边塞诗享盛名,曾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著名诗人唱和。有“旗亭画壁”之传说(见薛用弱《集异记》)。生平散见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及《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三等。《全唐诗》仅存绝句6首,皆为佳作,尤以《凉州词》、《登鹳雀楼》(《国秀集》署为朱斌所作)两首最为脍炙人口。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我来说一说他的这首《登鹳雀楼》诗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诗之所以为唐诗,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唐诗的认知起点非常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历史公认这首五言绝句做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那么,它究竟美在何处?高在何处呢?尽管后人对此诗评价良多,但真正要说出奇原因,能够真正理解的人寥寥无几。



鹳雀楼,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沈括《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白日依山尽,意思是说,火热的太阳顺着千山万壑逐渐变得遥远渺茫的方向一同进入消失之中。



大多数后人都诠释为“夕阳西落”的情景。这是错误的。我之所以后人读不懂唐诗,就是因为把握不了唐诗的一种独特风格和认知的高起点。后人把“白日”解释为“夕阳”的概念,主要是出自于一种自以为是的“尽”字的附会。如果是夕阳的话,就不会说是“白日”。这是一种日常观察常识。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进入晚上时刻的来临,在任何一个日子里,都不可能是“白日”。那么,后人胡诌“夕阳西落”的情景概念,并没有其他词语或者句子的阅读障碍上产生,而是在进入的认知起点甚为低劣所导致。恰恰准确的情形是,大部分唐诗的语句字词使用非常通俗直白。但它的组合能力和结构的构造非常精密。



王之涣这四句诗是由二组对仗所构成。诗句的对仗的主要作用是导入一种意境的基础。如果诗句中不存在诗歌语言的对仗的语法结构,那么也一定存在一种描述主体之间的时空过渡关系,它是对仗的意境元素。用现在的话来说,即必须至少存在一种“对称破缺”。所谓“白日依山尽”,这是一种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观察结果。因而,才能导出后文的“千里目”。



黄河入海流,意思是说黄河之水最终要向大海的方向奔流而去。那么,远在山西的鹳雀楼,离大海还远着呢!即便登地最高,也不可能看见大海。因此说,这个句子就开始进入一种意象地捕捉状态,而不是视觉观察。它同远方缥缈的山影一样,区别的只是在视觉之外和意象之外的消失境态中。因而,鉴于此种原因,作者只能说在我的视觉捕捉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极限,尽可能浏览更多的风光。


欲穷千里目,意思就是说要想浏览更加广阔的风景,尽一切的能力把大好风光尽收眼底。千里目,是一个用典,《魏书.卷五十八.杨播传》:“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我们后人对此诗句的理解往往可以忽略这个典故,似乎也无伤大雅。就文本的简单意境来说,理解到我日常的认识水平在此基本上就可以了。但对于作者的思想来说,这个典故是不能随意忽略的。因为王之涣曾被人诬陷离官,因为身世经历类似于杨播(453~513年)被人诬陷一样,因而用了此典故。



更上一层楼,即《登鹳雀楼》的全诗总结。意思是说,必须再登上一层楼,从更高的地方才能观察到更加远的地方。登高和登楼的诗句典故意义多为古代诗人所运用,以抒发志向和情怀的概念。王之涣此处同样也不例外。



《登鹳雀楼》的前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述的就是一种历史情结。后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述的就是一种勉励情怀。虽然文本从自然景观到作者登鹳雀楼的个人事件,但这里存在一种概念转换的逻辑技能。诗歌的魅力即存在于此。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愿意接受作者更具哲理性的思考,然而这首诗歌的本质还是在描述作者的自我告慰和汲取人生教训,江湖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