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的人为什么很富(藏区的人为什么很富裕)

西藏自驾,昨晚(4月3日)上我们走G349到了昌都(后段就是G214了),今天离开昌都沿着G317去往四川了,归程还是很快的。

其实我2013年第一次进藏开始走的就是G317,由德格过金沙江到了西藏,再经江达到昌都,而今天走得正好是相反的方向。

虽然走的方向不同,但是完全相同的道路,却没有了一点的记忆,这是因为变化太大了,这些年西藏的变化大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的改观,完全都是扩建后的柏油马路,没有狭窄难行的盘山土路。

第二就是建筑的不同,几乎都是新建的建筑,老城区看不到,城市大面积的扩散,而乡村的房屋也是大大改观了。

现在的西藏同内地的差距越来越缩小了。

昌都到成都的高速公路在修建中,很快这里就通了,而成都到林芝的高铁也在建设中,过几年,来西藏会更加容易了。

1、不同以往的G317

对于通往西藏的公路,很多人都熟悉是G318,这几年更是被冠以“此生必驾”,但是我却一直很喜欢G317,从2012年开始接触,我已经走了五六次317国道,当然最多的是在川西部分。

我走过多次317是因为这里的风光,更是这里藏族风情,我觉得甘孜州的风俗与民情特别丰富,这里的藏族有很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藏文化上也有很深的内涵在其中。

这些年我多次到过炉霍、色达、甘孜、白玉、新龙、德格、石渠,特别喜欢这里。

过去的G317是特别难走的,2012年我第一次走这条路,就差没有被颠吐了,后来这条路开始陆陆续续地修好,但是总有一两段是特别难走的,即便越野车,也是一路颠簸。

转眼四五年没有走了,这次发现大变样了,不仅路好走了,盘山公路也被隧道所替代,原来要绕行很久的山路,几分钟就穿过了。

而最典型的就是雀儿山了,原来是G317穿越的最高山峰,海拔有5000多米高,现在山腰的隧道贯通,天堑变通途了。

2、路遇虔诚拜佛者,他们要磕头三年到拉萨

走G317的车辆不多,一是这个季节进藏人不多,二是人们还是喜欢选择318国道。

但317国道上可以看到很多拜佛的人,他们匆匆地行走着,终点是西藏的拉萨大昭寺,有的三五个,有的是成群结队。

他们的行走还是很快的,每天可以走40-50公里,由于路好走,还有后勤保障车辆随行,倒也是不用吃什么辛苦。每天就是走,到了中途有餐饮地方吃中午饭,而早晚则是后勤保障人员用车辆拉着帐篷和炊具,有的会事先扎好营地,做好饭等着。

有人可能会问:他们为什么走,不坐车呢?这是拜佛的一种形式,表达对佛的虔诚和敬意,而行脚的本身也是一种修行,虔诚的藏民,一生都要去一次拉萨的。

但是除了走,还有更艰辛和虔诚的,就是一路磕头到拉萨的大昭寺。

磕长头的人一般是走三步磕一个头,然后再走三步,再磕一个头,以前看到他们拉着小车,磕头走一段,回来再拉小车,然后继续往前,一路磕头一路走,一般要一两年才能到达。

今天在G317国道上看见了两位磕长头去拉萨拜佛的人,他们说是阿坝州红原的人,已经出来一年半了,还要两年才能到达拉萨。

他们的磕头方法与众不同,是行七步,连续磕七个头,再行七步磕头,他们说这样一天只能行进两公里。

他们有一辆三轮车随行,里面拉着他们的行李和物资。晚上就住在里面,早上把车开出两公里左右停好,便走到前一天截止的位置磕头行进。

途中会有一些人给他们钱,这叫“礼佛”,既是对他们的资助,也是对佛的敬重,但是他们都拒绝了,他们只是接受一些水果或生活用品,我把车里剩下的两个苹果给了他们。

出来一年半,我问他们遇到过困难吗?生过病吗?他们说没有。这一路显然遇到了很多人对他们感兴趣或者资助,所以他们很友善,也很善谈,这或许也是他们在旅途上的改变和收获吧!他们说到拉萨,还需要两年时间。

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理解,大好的青春不做事,却天天磕头拜佛,但是这一段旅行对于他们的人生意义又会何其大呢?他们没有读过书,但是却行了万里路,这一路的见识与阅历和与人交流,要比很多的自称“旅行者”的人大得多吧,总之我看到了他们的健康、阳光与自信,还有对人的热情与淡定。

他们不直播,不接受施舍,不去扰民,不要流量,他们就是这样淡定地走着,他们在路上,才是真正的行者。

老徐对我说,别看他们两个人,可能代表着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家族去拜佛,藏民现在不贫困,有的还很富裕,而他们出来拜佛,有时是大家拿钱资助的,所以途中他们基本是不要别人钱的,而他们拜完佛回到家乡,会非常受人尊重,这也是一生的大事。

3、离开西藏前吃了一顿鱼
很多人说西藏人不吃鱼,也不打鱼,西藏吃的鱼是内地运过去的,不是本地鱼。
我们中午到达江达县,老徐问我吃鱼不?这里有家“老管鱼庄”做的鱼特别好吃,他每次来都要吃。

老管鱼庄坐落在县城的边上,靠近江达藏东大酒店,在一个很破旧的院子里,随意地摆放着几张桌子,很快就坐满人了,看来生意不错。

这里除了吃鱼,还有炖鸡,都是当地食材的特色菜。
老徐同老板父子很熟,要了一条二斤多的鱼,老板说这种鱼是本地的冷水鱼,长得非常缓慢,这条二斤鱼也要四五年,是野生的,而冬季来吃不到的。

鱼果然非常好吃,皮厚实而柔嫩,做的味道也很好。
老板说鱼是本地人打的,卖给他是60元一斤,而他卖90元一斤,还要加些酸菜和豆腐,非常受欢迎,不仅外地人吃,就是本地的藏族人也吃。

4、西藏也有猴子

没有想到,西藏也有猴子“拦路”要吃的!
离开西藏走317线,出江达县城十多公里,突然看见路边出现很多猴子,在同过往的游人要吃的。

这群猴子有二三十只,等在路边,看见游人停车过来就靠上前去讨吃喝。
有的猴子性急,不等打开就连塑料袋抢走了,手撕嘴咬,很熟练地打开,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第一次在西藏看到猴子,而这里的海拔也在3500以上,属于高原的猴子了……

5、傍晚到川西竹庆寺

我们进入四川后并没有停留,在经过德格后,继续沿着317国道行进,穿过了雀儿山隧道后,一路下坡,很快就到了玛尼干戈。

在这里我们离开了317,而是按我的要求左转往西走,驶向去往石渠的道路。

我要去竹庆寺,那里有一位我认识的僧人旦增,我想去拜访他。

旦增是我2015年路过竹庆寺认识的,经过他同意,当时我拍摄了佛堂,也拍摄了他的肖像。

离开时他还送我佛珠,留了电话和微信。(下面照片2015年拍摄)

但是他不会汉语,这些年来经常给我点赞,有时还发给我一些做佛事的图片。

这次我事先同他联系,他一直在等我,给我们安排住宿,又要请我们吃饭,还找了一个翻译。他给我们献上哈达,又赠送我们每人一本佛像画册,我看一下,是旦增主编的,他在这里是有名望的上师了。(2021年拍摄)

老徐说,竹庆寺同色达一样是属于佛学院性质,但是这里要高级很多了,如果色达是中学,竹庆寺就是大学了。

但是旦增说现在不能进佛堂拍照了,只能在外面拍了,等我以后再来拍。

很多变化无法预测,早些年寺院拍摄不是问题,现在有各种因素,拍照成为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