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多少白酒算是酗酒(喝多少白酒才算酗酒)

老王生平有一个小嗜好,那就是饮酒,尤其喜欢在晚饭后喝几杯小酒,大概是二三两白酒。他的妻子为此没少和他生气,孩子也总劝他少喝点。但是老王却不以为意。

老王认为,只有经常喝得烂醉的人,才会把身体喝垮。自己酒量好,而且每天只喝几小杯,不算酗酒。他看有的报道说少量饮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警惕饮酒的危害

酒是人类饮食的组成部分。随着对饮酒与健康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入,饮酒行为已被列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饮酒率明显上升,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率高达34.3%,呈年轻化。

2012年全世界因有害使用酒精,导致超过330万人死亡,增加了人们罹患200多种疾病的危险,包括酒精依赖、酒精性肝损伤、心血管异常、癫痫、焦虑症等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以及可能引发暴力伤害、交通事故等安全损伤事件,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其致死致残率是吸烟和高血压危害的总和,致癌率也非常高,已经被权威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

二、喝酒的好处是真的吗?

很多制酒售酒的企业宣称适量饮酒有好处,比如可以暖胃、增加血管弹性,甚至最近还有人说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那么这些是真的吗?

1、喝酒对血管有好处?

前些年,确实有不少报道声称少量喝红酒对血管有好处,能够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后期的许多实验并没能验证这个观点。

很多说喝葡萄酒有益的理论,主要是由于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可事实是,这些物质在葡萄酒里的含量低得可怜,其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这一说法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在致癌风险方面,葡萄酒和别的酒也没有区别。曾经有机构调查了1200万名女性,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点葡萄酒,乳腺癌的患病率也会增加。因为就算再好的酒,其最重要的成分始终都是——酒精。

2、喝酒能预防新冠吗?

我们常见有人喷酒精消毒。医生介绍,75%的酒精确实能够对抗新冠病毒,酒精有很强的渗透力,能够使菌体蛋白质变性,细菌因失去活性而死亡。因为病毒外层的膜是蛋白质膜,能够被酒精破坏,使病毒的感染力下降,而不是完全杀死它们。

并且只有75%的酒精有效果,过高或过低都没有效果。因为高浓度酒精会使菌体表面形成一层荚膜,阻止酒精进一步破坏其内部结构,而当使用的乙醇浓度过低时,也会因为乙醇的挥发作用等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

而我们日常饮用的白酒一般为50多度,并不能破坏病毒的结构。并且饮酒后,酒精会从口腔经过咽喉直接进入胃肠道,而新冠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因此也起不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三、适量饮酒也不利于健康

2018年8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大型研究,研究对象涉及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分析了大规模人群的酒精使用情况,他们发现,酒精是15~49岁人群患病以及寿命缩短的最重要的危害之一,全球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人因为饮酒而死亡。这个大型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健康危害最小的饮酒量就是滴酒不沾。

前段时间,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经过大规模的调查和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研究了超过2.5万人后,发现并没有针对大脑的“安全”饮酒量,即使很少量地喝酒也会伤害到人体的大脑,并且喝得越多,大脑受损的程度越大,具体表现为脑灰质的体积越来越小,也就代表着脑容量越来越少,记忆力越来越差。

他们还发现没有证据表明酒精类型(如葡萄酒、烈酒或啤酒)有所区别。摄入任何类型的酒精都比不喝酒的情况更糟。尤其是对于高血压和肥胖的人,饮酒对大脑的伤害作用会增强,这也强调了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维持大脑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什么情况下禁止饮酒

1、服用药物,尤其是某些感冒药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不仅是一句调侃,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让我们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头孢类药物和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甲硝唑)都会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双硫仑样反应,本质是乙醛的中毒,严重的会致命。因此在服用了这些药物后绝对不能饮酒。

2、痛风患者

酒会促使尿酸在关节中急剧沉积,形成尿酸盐结晶,诱发关节急性疼痛的发作。并且啤酒属于高嘌呤食物,也会加重病情。因此医生提醒,痛风患者,无论是白酒还是啤酒,都不能喝。

3、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研究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使用和滥用酒精可能会对大脑的发育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进而对行为和情绪管理产生影响。酒精也会损伤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一个人开始喝酒的年龄越早,产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就越大。青春期的大脑,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功能上,都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若是此时大量饮酒,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例如导致日后脑容量减少以及认知功能的缺陷等。

怀孕期间饮酒与胎儿酒精综合征有关,胎儿酒精综合征是新生儿身体、行为和学习异常的综合征。对于母乳喂养的母亲来说,任何饮酒对婴儿都不安全。《美国医学协会儿科学》发表的研究提示,孕期只要摄入酒精,不论多少,只要在孕期,就可能造成新生儿颅面部发育异常例如鼻尖移位、鼻子缩短和鼻尖翻转等。

实际上,很多中国人携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基因,因而不能像一些外国人那样有效降解乙醛。更容易导致乙醛堆积在体内,致使血管舒张,就是我们说的“喝酒上脸”的表现。有研究发现,具有这种突变基因的人,更容易因为喝酒而患癌。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适量饮酒”绝不是可选项。酒喝得越少越好,若是能做到滴酒不沾就更好了。

参考资料:

[1]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坑人的“健康建议”》.江苏卫生保健.2022-03-15

[2] 《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牛津大学研究表明:少量喝酒也会伤害大脑》. 饮料工业.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