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量等于多少钱(14是多少钱)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比如去超市之类的地方,质量单位一般都是千克,价格单位一般都是元/千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还会用到另一种计量单位,那就是斤、两、钱等传统的重量单位。比如去农贸市场买菜的时候,一般都是按斤来称量的,还有就是喝酒的时候,特别是喝白酒的时候,都会说来个二两白酒,或者说你这杯子也太小了,最多三钱。那么为什么“两”下面的单位叫“钱”呢?一钱又为什么等于十分之一两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事。

实际上,“钱”一开始并不是重量单位,那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重量单位的呢?我们得从头开始说起,而且说的还不是度量衡的事情,而是中国古代的钱币史。

在上古的时候,人们一般选用贝壳作为交换的媒介,但是这个贝壳也不是随便什么贝壳都可以的,一般都是特定的某一种贝壳。比如商代时候的贝币就是用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齿贝。

贝币

他们把贝壳的背部磨平,然后打上孔,用来穿上绳子,便于携带。齿贝小巧玲珑、颜色鲜艳、坚固耐用,而且还便于携带、方便计数,所以就渐渐地成了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俗称“货币”。五个贝壳为一串,两串叫一朋。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很多汉字都跟这个“贝壳”有关系。比如货币的“货”字,就带有“贝”字,再比如“宝贝”的“宝”字,它的繁体写法是“寳”,也带有“贝”字,可以说,凡是值钱的东西,基本都带着这个“贝”字。等到了商代晚期、周代的时候,由于商品交换变得频繁,天然的齿贝不够用了,怎么办呢?聪明的先人就想出了用青铜来铸造货币,那就是铜贝。

铜贝

铜贝要比天然的齿贝更加耐磨,但是分量要更重。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有自己的货币,比如流通于齐国、燕国和赵国的刀币,就像一把大刀一样,还有流通于魏国、韩国地区的布币,就像一把铲子一样,因为这些货币都是跟春秋时期的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演变而来的。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楚国的蚁鼻钱,又叫鬼脸钱,那就很小很小了,蚂蚁的鼻子,那能有多大啊。还有就是秦国使用的孔方钱,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中间的方孔还可以穿绳子,携带也方便。

各种不同形制的货币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有鉴于原来各国币制的混乱(毕竟你用齐国的刀币是没法买楚国的东西的)。秦始皇下令全国只流通原来秦国的孔方钱,在钱币上铸上两个字“半两”,代表这个钱的分量,一个铜币半两重。

秦半两

但是秦朝毕竟只存在了十五年,到了汉初,还是用的“秦半两”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半两钱越来越少了,所以到汉武帝的时候,开始改革币制,废除秦半两钱,改用五铢钱。

五铢钱

这个“铢”也是古代的一个重量单位,比如我们有个熟悉的成语“锱铢必较”,就是说一个人连锱和铢这样微小的量都要计较,形容他斤斤计较。当时的重量单位是这么换算的:最小的是铢,然后是锱、两、斤等等。其中1斤=16两,1两=4锱,1锱=6铢,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一个铜钱的质量就从秦朝的12铢变成了5铢,差不多是原来的40%左右,铜钱就变得轻了。五铢钱用了很长很长时间,一直到隋末,还在用五铢钱,前后将近700年,虽然每个朝代用的不一定都是汉五铢钱,但是钱的分量都是五铢。到了唐朝开国以后,唐高祖鉴于社会上流通的五铢钱极为混乱,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规范,于是就铸造了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留的五铢钱。

开元通宝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开元通宝”并不是一个年号钱币,跟后世的比如“崇宁通宝”、“乾隆通宝”等年号钱币是不一样的,虽然“开元”后来也是一个年号,但这纯属巧合。唐高祖规定每个开元通宝重2.4铢,这样的话,十个开元通宝就是24铢,也就是一两,也就是说一两等于十个钱,所以1两=10钱,1钱=0.1两就是这么来的。至此,在质量中一个新的单位产生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