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母端行情什么意思(股市分母端是什么意思)

8月25日,由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携手《中国经营报》举办的“第二届资管科技行业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携手跨越,重塑增长”。在高峰论坛上,举行了京东数科首届私募实盘交易大赛的颁奖仪式,并正式启动了“JT²智管有方杯”京东数科第二届私募实盘交易大赛。

峰会现场,还围绕“资本市场与投资策略选择”的主题进行了一场圆桌论坛,参与对话的嘉宾均为私募行业大咖,也是京东数科首届私募大赛的参赛机构代表。圆桌论坛由《中国经营报》编委张荣旺主持,上海久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云飞,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家麒,上海鸣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明,上海同犇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童驯,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宏观交易总监、合伙人张侃等私募行业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围绕京东数科首届私募大赛和未来投资策略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资本市场与投资策略选择”圆桌论坛

张荣旺:本次大赛实行“纯量化分析评分机制和京东数科资管科技服务”,对这种纯量化分析的评分机制和京东数科提供的资管科技服务有何评价?

房明:关于纯量化评价方法,我认为要从几个角度去看待。

首先,简单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去定义往往偏差很大,而用数学方法对事物的刻画较为精确,比如需要低风险,到底多低的回撤算低风险。

其次,低纬度地刻画事物也往往不能观其全貌,比如过去的投资只关注收益,但是现在通常通过收益和回撤来定义投资水平的高低,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通过观测风格暴露的方式去刻画策略的特点。

此外,少数样本点的观测也容易产生过度拟合的现象,在不同环境下更大数量级的样本观测方法,对长期的投资实践更有意义。

对于京东数科的资管科技对量化公司的意义,我觉得要从宏观角度去看。虽然中国量化公司起步非常晚,和美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能够借助京东数科JT²智管有方这样的平台,对我们量化研究的支持和帮助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另类数据的支持,未来还是有很多弯道超车机会的。

张荣旺:资管科技堪称资管行业的新基建,资管科技在资管领域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吴家麒:资管科技对于私募来说有多方面帮助。在销售端,资管科技在未来能够帮我们匹配更合适的客户,给到我们相同的产品线,这对于销售端来说会省下很多精力。在交易端和风控端,通过数字科技方式能够帮助私募去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销售能力、管理能力,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个提高。

张侃:对于我们做宏观类资产投资的人来说,宏观市场有很多资产类别,做宏观市场的分析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一个比较先进的资管科技可以通过AI和大数据帮你在这个流程中省略或者优化很多步骤,在投资过程中能够给到我们更大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资管科技在宏观市场还是很有未来的。

房明:资管科技跟我们的关系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是你爱的深不深的问题,这要从抽象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

从抽象来讲,对量化公司来讲能不能拥抱资管科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标签。国内私募发展历史比较短,如同关注一只股票三五天只需要关注价量关系的变化,关注一只股票半年或者一年的变化要看基本面;如果要选择长期的私募合作伙伴,就要看管理上的提升、方法论的变革,而不只是观察短期业绩。对于量化公司来说,资管科技做得有多前沿、有多优秀,是观察一家企业是否能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标签。

从微观来讲,投资无非三个过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执行。投资的核心就是要不断扩张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升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金融科技能让这些能力的提升发生质的变化,是一个赋能的过程。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搜集的能力和空间,跟过去相比都有了巨大的飞跃;信息判断处理能力则依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增长;而在执行过程中,算法交易能力显著提升了机构的交易能力。

相比人类若干年以来的能力和方法论提升,科技在这个阶段的提升是爆发性的。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不去拥抱资管科技是无法想象的。

张荣旺:海外疫情目前来看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投资策略方面会做怎样的调整?

童驯:现在看来,疫情后的市场明显超出我们预期。影响股价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分子端看企业的盈利。第二个叫做分母端行情,主要是看两个因素,一个是无风险收益率,一个是风险偏好。今年股市的上涨不管是A股还是美股,最核心的就是疫情发生以后全球的大规模放水。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以后,风险偏好不断提升,尤其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资金不太容易进入房地产领域,与此同时,信托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今年股市上涨原因就是宽松,谨防经济复苏后的适当收紧。

总体来看,未来大方向还是可以看好的,短期有些股票估值也不便宜,未来的重点是要找那些增长比较快、同时估值下行压力相对比较小的投资标的。

姜云飞:疫情是个严重的一次性冲击,也是个加速器,加速了长期趋势的发展。面对未来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同的金融市场对此隐含的预期不同。国内的债券和股票市场,反映了疫情可控的预期,债券利率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海外的债券和股票市场,更多地反映了疫情的持续冲击。

此外,宏观投资框架是基于资产的估值和驱动因素,形成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有主观的因素,因为人具有洞察力,同时也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对于京东数科给我们提供的JT²智管有方这一资管科技基础设施,也有着非常大的需求。

张荣旺:根据你们的判断市场大概怎么走?

姜云飞:首先,未来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市场波动率很有可能会放大,还是要适当控制仓位,在策略和品种选择上留足安全边际;其次,疫情加速了长期趋势,特别是互联网和科技的渗透率上升,对于在这一长期趋势中的龙头公司,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还是要坚持长期持有;最后,在商品方面提示一下原油,今年原油波动大,但从中长期供求关系看,原油的供给方投资是严重不足的,未来一旦疫情通过疫苗或其他方式过去,需求恢复,原油价格上涨可能较大。

吴家麒:抓住我们擅长的东西,把我们不擅长的东西屏蔽掉。对未来策略来说,我们尽可能屏蔽掉大盘涨跌对我们的影响,更多去做一些我们确定性高的,怎么样去选股,怎么样做阿尔法,怎么样在一些大概率投资机会中把握这样的机会,这是我们未来需要做的一些东西。

房明:疫情只是加剧世界格局改变的一个因素罢了,大的格局是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变成了中美长期对抗下的发展,宏观环境不只是压力大不大的问题,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

童驯:市场流动性充裕,一方面面临整个经济总体复苏,下半年比上半年好,明年上半年肯定好多指标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担心流动性收紧,估值又摆在那里,我个人倾向可能正增长,没有趋势性下跌,也还会有结构性的机会。

张侃:首先,面对中美问题持危中有机观点,中国历来改革是外部环境倒逼,这次也可能是一次契机;其次,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我认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具体到估值来讲还是长期看好,但严防短期内波动;最后,关于中国优质资产我也非常看好,外部压力造成的中概股回归过程,变相地把优秀科技公司回流到A股、港股,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张荣旺:大消费板块有什么机会或者有什么风险?

童驯:大消费板块投资逻辑有两点:第一,靠消费靠内需拉动经济。第二,消费行业属性好。一方面,轻资产高现金流;另一方面,很多牛股都在消费行业诞生。

此外,大消费的概念不仅是消费,也包括医药,甚至科技消费电子,也是大消费的范畴。对于那些当前估值各方面偏高的企业,后续核心就是要找到公司盈利增长跟估值回落的平衡点。

编辑:曹驰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