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为什么打不下合肥(东吴为什么打不下合肥知乎)

“江淮首郡,吴楚要冲”,合肥这座美誉天下的城市,不仅是分割南北的军事重镇,也是四通八达的商业大城。建安五年(200),曹操表奏刘馥为扬州刺史来治理扬州,刘馥重新恢复了合肥的生机,并以此城为新治所。合肥城高大伟岸,人民安居乐业,“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而这些却成为了东吴北伐的噩梦。四十五年内,东吴共计攻打合肥六次,数十万兵卒浴血奋战却均以失败告终,合肥如何成为东吴的噩梦重镇?

一、东南防线,将欲取之

建安五年(200),为了安心与袁绍对峙,稳定自己的东南后方,避免扬州这个赋税大州脱离自己的掌控,曹操表奏刘馥为扬州太守替自己前去治理。无论是曹操还是刘馥都看出了孙策的狼子野心,为了阻挡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李述在江淮之间的作乱,刘馥选定合肥作为扬州的新治所,单枪匹马在这座早已是空城的军事重镇进行安抚和治理。同年,孙策遇刺身亡,他想通过九江郡为跳板袭击许昌迎立汉献帝的打算终止。刘馥担任扬州刺史八年,安抚流民和地方武装,兴修水利恩化大行,“扬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刘馥逝世后,他的继任者温恢继续打造曹魏的东南防线,还有蒋济、张辽、乐进等人为辅,以此作为抗击东吴的前沿阵地。

合肥的重要性不只曹魏等人看在眼里,就连孙策的继任者孙权也是心知肚明。赤壁之战大胜后,孙权便想挟大胜之威北伐,派周瑜攻打江陵的曹仁,自己则亲自逼迫合肥,开拓西、北两边战线。显然,刚接手基业就获得大胜,孙权不仅飘了,还想着亲自上战场上比划两下,张纮明显知道孙权的武力值没他的兄长这么厉害,及时进谏曰:“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阻止了孙权这番冲动的行为。短兵相见百天有余,合肥城岌岌可危,别驾蒋济诈计有魏军四万来援,孙权信以为真,退走,东吴最接近破合肥城的机会溜走。

二、数战合肥,难有劳效

围绕着合肥,孙权与曹操拉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先是孙权在濡须口建立大营,被曹操击败;后来孙权亲征皖城,拿下了这个桥头堡,但二人都拿对方没办法。等到从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从刘备那讨来好处后,孙权又打起了曹操的主意。建安二十年(215),在与刘备完成“湘水划界”后,孙权直逼合肥,名将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蒋钦、贺齐等都参与其中。结果却是张辽八百破吴营,成就了自己的威名,“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处在最鼎盛时期的东吴都没能拿下合肥,想要在之后再夺取几乎是不可能了。

太和三年(229),登基建国的孙权放不下这口气,欲亲至合肥,且东吴有了军事调动。都督扬州诸军事的满宠得到消息后积极备战,哪成想孙权在见到合肥准备充分后竟然望风而逃。但满宠可不相信,继续让兖、豫的援军驻守扬州,孙权虚晃一枪后又来打合肥,被三州军队击退,不克而返。太和五年(231),东吴将领孙布投降,此时正值满宠被召回朝廷,思来想去后满宠觉得这是诈降,严令不得救援,扬州刺史王凌不听,派遣一督将率兵七百人迎接,被孙布杀了半数。死磕合肥的孙权与满宠的交手还没完,青龙元年(233),孙权又集结大军直逼合肥,满宠没有据城固守,而是移兵城外诱敌深入。孙权果然中计,如同自断双臂一般舍弃了水上的优势,上岸来耀武扬威,被满宠埋伏的精兵杀得大败,攻克合肥的美好愿望再次落空。

三、守成有余,进攻不足

孙权真的是想借助合肥进行北伐吗?未必,东吴据长江天险而守,而悬挂在东吴头上的利剑就是合肥,而拿下合肥,孙权不仅能够全据扬州,将防线向前推至淮河,解除自己的防守压力,还可以谋划徐州,顺便做做入主中原的美梦。然而事实证明,东吴世家们守家还是厉害的,孙权玩弄政治权术也很有一手,但说到向外拓土就差太多了。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这句话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孙权没有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二是孙权能够保住基业就好了。

逍遥津之战,被认为是孙权夺取合肥的最好机会,东吴名将悉数出战不说,挟大胜之威的东吴兵卒是比张辽手下十倍还多。“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一战既能看出张辽技高人胆大,也能发现孙权指挥能力不足,被八百人偷家还围不住,自己亲自断后差点玩脱。除此之外,守成得胜之后的“贪墯”,也为合肥之战的大败埋下伏笔,“以致命之兵,击贪墯之卒,其势必胜”,所谓骄兵必败,不仅掌握绝对优势的孙权败了,带着东兴大捷之威的诸葛恪举全国之力殊死一战,同样被一牙门小将率三千人击退,东吴再难跨越合肥。

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东兴之战,东吴用三场漂亮的防御仗稳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然而每次好不容易胜利了,孙权都要过一把指挥军队的瘾,把战果拱手相送,又灰溜溜离开。而反观魏国这边,既因为久居合肥适应气候,没有因为大规模疫病掌握“天时”,又占据合肥城的“地利”,还有将军与士卒同生共死的“人和”,东吴败得有理有据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