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股权结构是什么(改善股权结构是什么意思)

洪州大桥建设项目

江铃股份富山工厂生产车间

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

滕王阁

南昌市城区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达标整治工程

  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2021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45.7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74.1亿元,同比增长11.2%;打造2家中国五百强企业、4家AAA主体信用评级企业、4家上市公司,市属国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从经济效益逐年增长、为稳定社会大局发挥重要作用,到规模体量不断扩大、为南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有企业高效运转的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全市国资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各项决策部署,以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依托,持续将国资国企改革引向深入,市属国有企业发展亮点频现、实力持续增强,国资国企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带动力和贡献力稳步提升。

  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布局“优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三年行动中,全市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不遗余力加快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把准“根本点”,党的建设提质升级。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三年来,全市国资系统坚持明确和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推动党建与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目前,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36户重要子企业均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本单位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加清晰。在燃气集团、水业集团、金泰国资管理公司等创新打造国企特色党建品牌,先后7个市属企业获得省、市党务技能大赛各类奖项共计14个,位居全市行业领域党建获奖数第一,进一步擦亮南昌国资国企党建工作品牌。

  ——找准“着力点”,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制定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办法》,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落实董事会和董事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强化对董事会和董事的考核评价和管理……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让国有企业董事会运作更规范、决策更高效。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集团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一级及下属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比例达85%。同时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不断规范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

  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企业治理结构不断优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今年2月,江铃集团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成为17家“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示范企业”之一,也是南昌市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抓住“发力点”,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设置超额贡献奖,洪城环境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富春环保实施超额利润奖分享计划,南昌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员工持股……实施多元化中长期激励,持续激发核心骨干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更加充沛。

  南昌产投集团坚持市场化导向,深化薪酬绩效制度改革,对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人员岗位实行动态调整,促进员工与企业实现事业共建、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南昌交投集团完善子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将薪酬与利润类核心业绩指标和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子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占比最高达65%……健全完善薪酬分配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定奖惩、排座位、给待遇,各市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工资、效益、效率联动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激励导向作用。

  ——紧盯“关键点”,用工市场化全面推进。

  近年来,市属国有企业大力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为企业发展注入“一池活水”。仅2021年,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公开招聘人员5489人,新进员工全部为市场化招聘。

  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我市通过开展三年行动,国资国企正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实现国资监管全面覆盖

  落子“建体系”

  要破局开路,必须下好先手棋。

  针对国资多头管理、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我市以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为目标,先后将商务、粮食、农业、林业、工信等系统企业划归市国资委系统管理,基本实现了市属企业集中统一监管,走在全省各设区市前列。

  近年来,我市以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为依托,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切实转变监管方式,制定完善了《南昌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了《关于明确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下放10余项审批、核准事项权限,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放权”。

  在做好监管企业投资项目事前审批的基础上,我市将监管重点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出台了《南昌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南昌市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突出抓好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等工作。与此同时,明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统筹内部监督的责任定位,构建企业党委领导、纪委统筹、企业内部各监督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

  为更好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我市不断加强审计评估、资产摸底等工作,以求提升国资监管效能、优化国资资源配置。

  去年,我市印发《南昌市国资委关于改革完善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印发<南昌市国资委关于深化出资监管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南昌市国资委国资监管责任约谈工作规则>的通知》,分别为完善委出资监管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政策依据,为有效推动出资监管企业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建立政策基础,为全市国资监管开拓了新的方式。

  落实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扎实抓好风险研判预警、防范应对工作,同样也是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通知》,积极构建国有企业全面风险控制制度,完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定期开展国有企业全面风险排查,对投资经营、金融债务、法律事务等风险进行分类防控,防范化解资本运营、关联交易、债券兑付等重大风险。

  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方面,我市加快推进规范资产租赁、压缩企业管理层级、退休人员返聘清理、资金高贷低存整治、应收账款清收、大宗贸易整治六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国企改革大格局。三年行动中,全市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

  加快国有经济结构优化

  聚焦“增活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2021年,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控股的国有企业——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0.79亿元。很难想到,10年前,这个数字是-75.4万元。

  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市政建设集团,是一家有着辉煌发展历程的“老牌”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体制机制僵化、对政府依附性强、员工素质不高等“先天缺陷”显露无遗,逐渐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走到濒临破产的边缘。

  是被时代淘汰,还是主动转型,迎接新生?企业深知,大刀阔斧搞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2015年,市政建设集团通过清资核产、整体出让、员工持股的方式,完成公司制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2018年,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股权结构;2019年,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构建起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五年跨三步、一改又一改,传统大集体企业终于“涅槃重生”,跨越令人瞩目。

  这是我市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国企改革的“南昌节奏”,展示了各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市属企业大力引进各类资本,采取股权转让和置换、增资扩股、债权转股权、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与民营、外资等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截至目前,市国资委系统国有企业整体混改率达68.6%(不含全民所有制企业),新设立的二三级及以下企业中大部分都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组建。

  不仅改,更要管。为推动混改企业更好转机制增添活力,我市还在提升混改质量上狠下功夫,持续加强混改全过程监督,深入开展参股经营清理整治,坚决纠正控股不控权、失控失管、只投不管等问题,同时对虚假投资、挂靠经营等不规范行为开展清理整顿行动。

  国有企业是壮大城市综合实力、保障群众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理应发挥城市建设“主力军”、产业发展“压舱石”、服务民生“排头兵”作用。

  南昌产投集团牵头组建南昌市产业发展母基金,联合设立了9支子基金,基金总规模达188亿元,实施了兆驰股份纾困、支持沐邦高科成功迁址落户安义县等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南昌市政集团、南昌建投集团、南昌交投集团、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加快推进实施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地铁4号线、艾溪湖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赣抚尾闾综合整治、九龙大桥、南外环和西二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试运营、江纺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稳步推进;市城规总院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政府投资类项目管理和杜绝过度设计等系列要求,及时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承担全市公交、供水、燃气、轨道交通等民生保障任务……一直以来,全市国资系统始终以服务南昌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锤炼自我,在深化改革中完善自我,在助推南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自我。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历经改革的碰撞、砥砺和收获,全市国有企业沿着时代发展的方向,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焕发出新的生机、迸发出新的活力。新的起点上,全市国资系统将继续保持“自信、发奋、齐心”的良好精神状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南昌日报记者 殷思萌/文 马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