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深度解析(小偷家族深度解析结局)

生了小孩,就当得了母亲吗?

这是《小偷家族》所发出的拷问。

2018年戛纳金棕榈大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

Metascore97分,豆瓣8.7,IMDb8.0,烂番茄新鲜度99%。

没什么争议的绝世好片。

《小偷家族》从剧本,角色塑造,镜头语言,演员表演,主题表达等各方面,无比出色。是枝裕和仿佛将他二十多年来所积累的导演功力都倾泻了出来,有如此表现,就如瓜熟蒂落。

延续自2004年《无人知晓》以来对社会边缘人群的关注,《小偷家族》的目光同样聚焦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

故事讲述原本一家有五口人的家庭,与一个小女孩相识共处,最后却因一场意外,一家人被迫各奔东西,分别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是枝裕和还是延续着自己一边拍一边改写剧本的招数,不过剧本却一点都不凌乱。

小女孩友里就像是一根线,她将原本一家五口的碎片化生活串联成了一部流畅的电影。

“父亲”柴田治和“儿子”祥太最先出场,他们默契地在超市进行偷窃,为家里补充食物和生活用品。

柴田治是建筑工人,领着微薄的薪水,只有靠偷窃,才能让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稍微舒适一些。

很多东西都是买不起的,包括祥太上学的位置。

祥太也只能像《无人知晓》里的阿明一样,平日里无所事事,在街上自己游荡。

两人完成偷窃任务后,在回家路上看见房子外无人照看的友里。

非常典型的催化事件。

是枝裕和用构图暗示友里正处在一个遭受压迫的环境中,而柴田治生活窘迫,却愿意送买来的可乐饼给陌生小女孩吃,初步透露他善良的本性。

柴田治把友里带回了家,引出其他的家庭成员。

是枝裕和高明的地方是,没有用笨拙的向小女孩自我介绍的情节,来向观众介绍角色,而是直接进入角色们的日常生活,用台词和动作构建他们的初步印象。

跟随着他们的生活,剧情同步推进,更多的信息接踵而至。

“母亲”信代是一家大型洗衣店的工人,她工作时也会有偷窃行为。

“奶奶”初枝每月都有着慰问金,她自己没怎么用,基本都存到了银行里。她和“姑姑”亚纪的关系要比其他家庭成员更亲密。

亚纪在一家风俗店工作,每个月也有着固定收入。

就在种种日常当中,几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逐渐显露出“猫腻”。

作为儿子的祥太没办法开口叫柴田治爸爸。

亚纪称信代叫信代小姐,而不是姐姐。

其实友里加入进来的过程,就已经泄露了这个家庭是怎么组建起来的。

友里第一次参与偷盗,是剧本的一个重要转折。

这意味着她正式成为家庭成员,不再是被接济的对象。

柴田治把友里当成了祥太的“妹妹”,他要教祥太如何称呼友里,如何称呼自己,因为他们并不是天然的一家人。

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通过《无人知晓》式的镜头语言,是枝裕和用场景和服装等变化,来呈现时间的推移。

电影刚开始柴田治总喊冷。

在信代拥抱友里,说出那句温暖的台词,“因为爱你才打你之类的话,全都是骗人的。如果真的爱,如果真的爱,应该这样做(拥抱)才对。”之后,一转场就是用蝉叫明示了夏天的到来。

季节从冷到热的变化,寓意着友里的环境从冰冷到温暖,再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炽热。

一家人到海边的场景,成为了电影中尤为动人的时刻。

也就是初枝奶奶一句“好景都不长久”的事,剧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转折。

连续两场意外重创了这个“小偷家族”。

和《岁月神偷》一样,“偷”字是双关的。

表面指柴田一家喜欢偷东西,暗中指他们家的亲情,是偷回来的。

高潮部分的审讯戏,各家庭成员的前史被查了出来。

是枝裕和在这里又做了几个高明的选择,直接将《小偷家族》送上了戛纳之巅。

第一,拒绝任何的闪回镜头。只通过台词交代角色的前史,给观众留下了解读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不影响剧情推进和角色的终极转变。

一般剧情片可以长达三小时,《小偷家族》却只有两小时,要归功于是枝裕和的留白处理。

第二,把场景交给演员处理。

是枝裕和与很多作者导演不同,他好像没有什么控制欲。他可以放心地让演员们自由发挥,根据演员的状况改变剧本。

中间有一场友里掉牙的戏,就是因为小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真的掉牙,才临时加上的。

经验不多的演员,可以拥有极强的真实感。

而对于职业演员,则有着超大的发挥空间。

饰演信代的安藤樱,在审讯室直面镜头,诠释了什么叫演技大爆发,她真的把角色的感情从片场中迸发到了银幕之外。虽然她没有加冕戛纳影后,但凯特·布兰切特等戛纳评委对她的演出称赞有加,这无疑是电影的一大加分项。

第三,不强行煽情。

最后“父子”离别的戏,是全片的情绪顶点,经过前面的铺垫,要赚足观众的眼泪简直不要太简单。

让演员大哭,加特写,说点感人台词,再请一个及格的配乐师,估计很多不是导演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是枝裕和呢?

没有眼泪,没有感人肺腑的告别词,没有配乐。

只有一个父亲的呼喊,和迟来的一句“爸爸”。

没有留意台词等细节,从而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诀别的观众,如果没有配乐营造下气氛,可能电影结束了都没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自然也不会那么感动。

但好电影是不怕没有受众的。只要有人能够跟随着故事,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引发是最为真实的情感,而非人工催出的泪水,是枝裕和就成功了。

他的电影胜就胜在,够“真”。

《小偷家族》的主题关于“家”。

要把片名翻译成“何以为家”也不差。

到底怎么才算是一个家呢?

血缘关系?

(法律)户口本证明?

是枝裕和的回答很明确,统统不是。

他通过柴田一家,还原出了一个家所应该有的样子。

而这些家庭成员原来的家庭,都不怎么幸福。反倒是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才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成为一家人的基本条件,不应该是血缘和法律定义,而是相互的关心,尊重,拥抱。

生了小孩,不一定就当得了母亲。

也许有人会说,电影嘛,怎么拍都行。

确实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是血缘关系至上,但电影的一个作用就是,去挖掘现实中难以被发现的东西。

如果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拍出来就没啥意义了。

是枝裕和只是发现了一种现实,拍成了电影,告诉了观众。

这种现实是,外人有时比亲人可以更亲近。

2020年11月,上观新闻报道,上海一位88岁的马老先生将价值300万的房产留给楼下摆水果摊的小游先生,而不是自己的家属。

事后家属出来说不是这么回事,却被媒体的进一步采访打脸。马老意识非常清醒,他和小游已经住在一起,和《小偷家族》柴田家他们类似,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家庭。

事件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觉得老人这么做“不近人情”。

但看过《小偷家族》,便很容易能理解,那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更深层次的探讨可以延伸到社会。

那是从《无人知晓》延续过来的议题。

柴田治和信代都偷东西,身上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前科;

亚纪在风俗店工作,算是出卖自己的身体;

初枝每个月会厚脸皮地找前夫和出轨对象的儿子要钱。

一众主角身上都有着令人厌恶的行为,都是在社会上容易不受待见的。是枝裕和却大胆地把这些角色变成“全员好人”,他无疑想告诉观众,有些人看起来像坏人,但也有可能是好人。

这个世界存在恶,同时不缺乏善的存在。

《无人知晓》的真实事件,抛弃子女的原型母亲被广泛谴责,是枝裕和偏要朝舆论相反的方向拍,把母亲塑造成一位对子女不乏关爱的角色。

因为他发现,被抛弃的大儿子非常关心妹妹,如果母亲经常对他们使用暴力,大儿子恐怕也会有一定的暴力倾向。

能有他这么一位善于发现人间美好,又能大胆表达,拍摄成佳片的导演。

日本人可真太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