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点什么意思(十三点什么意思啊)


画作者:青年画家王空谷

提拔式批评与打压式批评

小书童被领导批评了,非常烦闷。

老先生瞧见了,放下手中的书:批评分有益的与有害的两种;正向的批评是有益的,反向的批评是有害的。

小书童揉了揉眼睛:那,正向还是反向,依据什么?

老先生点道:利生的就是正向的,害生的就是反向的。

小书童似乎明白了,不那么伤心了。

老先生进一步地补充讲:如果批评促使你成长了,这样的批评即为“提拔式批评”;反过来,便是“打压式批评”;你要会辨别。

小书童彻底清楚了,愉快地跑走了……

“命运”是什么?

小书童听很多人讨论“命运”,却依旧糊涂:老先生,“命运”到底是什么?

老先生捋了捋长白须子:“不能不”是“命”,“不可不”叫“运”。

小书童低下起皱的眉头思忖了一会儿,而后仰首欲追问,谁曾想老先生早已离去了……

路人见状走过来指点:即使知“道”了,依旧不能不顺应因果,这就是“命”;就算知“道”了,还是不可不遵照逻辑,这就是“运”。

小书童一把将其拽住:“命运”能不能改变?

路人乐呵呵地:“命运”的体现即是你我的人生,而自始至终,不管如何折腾,道路都有且只有一条,怎么改?

小书童不解:为什么有“改命”的说法呢?

路人就势蹲下来:“改命”的合理释义是“纠正”,亦即促人正向成长,——不存在既定的人生轨迹,也就不可能对比再造新的轨迹,别迷信瞎说。

小书童松开了手……

什么是“企业家”?

小书童翻了很久网络上的争吵,一直对“企业家”这个名号不甚清楚。

老先生拍了拍小书童的肩膀:你把“家”搞明白,以后再遇见什么家就都明白了。

小书童小声说:就是这个不知道……

老先生捻了捻须子:具备正反完整的思想、理论或操作系统的人可称作“家”,譬如这家那家。

小书童低语道:还是不知道“企业家”是个啥……

老先生“叹”了口气:唉——,一个企业能够自行运转且可持续发展,那么创造或掌管这个企业的不就是“企业家”了嘛……

你会“当孙子”不会?

可巧,看见个“一女学生在一女老师讲课时趴桌子上睡觉而老师非但不呵斥责骂反按摩并带着做提神醒脑的肢体运动”的视频,它刚好能做“当孙子”的例子,——虽不恰当却很合适。

“呜…噜噜噜噜……”

“当孙子”就是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

“一直理解错了,还以为要卑躬屈膝甚至做奴才……”

“自己孩子欺负甚至打骂别人孩子后,就这样操作?”

嗯,一定要真诚,半点不能装。

“也是。自己生了个顽皮捣蛋甚或惹事生非的孩子,会说‘生了个祖宗‘,可依然疼爱,那,别人的孩子……”

“这样论的?”

“还能咋论,天底下共通的道理又不是无数个……”

“对。”

“我就不!”

“能反击不?”

我不知道。

“还手会被判定为‘打架斗殴’,都处理。”

“哎哟,那咋办?”

找警察,不接受协商与调解,依法该咋处理咋处理。

“法律得改!问责先动手的!”

遇到引诱你先动手的,怎么办?

“喔嘈,卡住了……”

嗯。

“不能依据表象。完整地看。”

“一完整就得找真相……”

“那就找。”

“常常找不到吧?”

能找到,要相信法律。

“对。”

“就不啥就不,这一对比是不是彻底明白了……”

“‘不设立场’的小书童……”

“‘正反完整’的小书童……”

“能看见不良结果的事情,不要坚持,——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更不该坚持。”

知识分子与智慧分子引子

如何区分知识分子与智慧分子?有一个粗略(简单却不严谨)的判断法:知识分子喜欢记忆,特征是往往比“大小多少”;智慧分子热爱分析,特点是较“深浅高低”。打个比方,一个喜欢遵古守旧,一个热爱创新变革。

对话

老先生说:知识分子,不仅不容易解决问题,还经常地制造问题,——这是令人非常头疼和厌恶的。

路人听后感叹道:希望每个人争取做一个能够敏锐发现问题、适时解决问题甚至提前化解问题的智慧分子!

陌生人很不高兴:你们看不起知识分子!

小书童乐呵呵地:大家在就事论事地批评,不是在肆意诋毁任何人,连小瞧、鄙视都没有,因为它们不是同一个话题;自无知(几乎一无所知)到有知(知识分子)至启智而通慧(臻于无所不知),这是完整的人生;怎么能够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原地踏步呢;争取做个不止行者——不停学习、不断历练而永远前行的人!

老先生面带笑容地闭上眼睛,静坐不语……

“十三点”

“方言里的‘十三点’是什么意思?”

“牌九(骨牌)里单个点数最大的是啥?”

“十二点的天牌呀!”

“倘若你亮出自己的天牌,却遇见有个人说他或她的牌比你的还大……”

“噢,这个人就被称作‘十三点’了……”

“那,这个人就是自己坑自己的笨蛋,既暴露了自己的无知,还交代了自己的全部,——与有些方言里的‘傻屌’近似……”

“人家如果是‘对猴子’呐?”

“单牌,没说对子。‘猴子’不是‘六点’就是‘三点’,也就是常说的’猴六‘或者’猴三‘。”

“‘幺六’,‘幺三’,‘妖猴’……咋跟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样?”

“扯远了。”

“小书童上高中时,同学间会把‘自己坑自己’的戏谑作‘日本人’(与现实中的“日本国人”无关)。”

“也扯远了。哼哼哼哼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