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鹰是什么(老鹰的财源)

《幸福的方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


《幸福的方法》。副标题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2012年国庆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一组新闻,主持人在街头随机采访路过的普通人,问他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人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幸福,有的说不幸福,还有人说没时间考虑自己幸福不幸福,这个经典采访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其实啊,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这么来问意义不大。因为“你是否幸福”暗示着对幸福的两极看法,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按照这个理解,幸福好像是一个终点,一旦实现了幸福,我们的追求就结束了。可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终点,这是对幸福的误解。与其问自己是不是幸福,不如探寻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更幸福?”这才是我们应该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来探讨一下幸福的话题。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之一,书的作者是泰勒·本-沙哈尔,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是专门研究“幸福”的,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

《幸福的方法》是一本把“幸福”掰开揉碎来讲的书,书里的很多心理学研究成果,可能会让你豁然开朗,或者颠覆你从前的认知。如果能好好应用书中的方法,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好的改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幸福的秘密吧。

咱们从一个例子开始。假设你是个美食爱好者,但是最近在减肥,为了达到目标,不仅要有规律地运动,还要严格控制饮食。锻炼很辛苦,忌口更考验人,这天你路过麦当劳,闻到熟悉的香味,特别想买个汉堡解解馋。

当你走到柜台前准备点餐的时候,看到有四种汉堡。

第一种汉堡就是你平时最爱吃的“麦辣鸡腿汉堡”,面包里夹着一大块炸鸡,吃起来香喷喷的,可是热量最高,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如果吃下它,基本上你这两天健身就白练了。或者说,你享受了当下的快乐,却为未来的痛苦埋下了种子。

第二种汉堡是寡淡无味的“有机蔬菜汉堡”,里面只有蔬菜。如果吃这种,健康方面没得挑,可是食之无味,口感很差。选择它,意味着你为了追求以后的快乐,甘心承受现在的痛苦。

第三种汉堡比前两种都糟糕,里面的食材既没有美味的口感,也不健康,就简称为“黑暗料理汉堡”吧。吃这种,说明你是对什么都无所谓了,既没有追求也没有期待。

那么,会不会有第四种汉堡,能成为你的最佳选择呢?我们不妨就把它叫做“最佳选择汉堡”吧,它既有美味的口感,又能保证健康。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你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选择不同汉堡的人,会有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选择第一种最不健康的炸鸡汉堡,代表着为了现在及时享乐而不顾未来的人生。这样的人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会给未来带来的不良后果。

选择第二种有机蔬菜汉堡,代表着用现在吃苦的方式换取未来的幸福。这样的人被称为“奔波忙碌型”,他们认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将来的目标。如果没有艰辛的付出,将来就不能得到幸福。

选择第三种黑暗料理汉堡,代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对生活丧失了期望,既不享受当下的快乐,对以后也不抱任何期望,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把这种人称为“虚无主义型”。

选择第四种最佳选择汉堡,代表着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现在的行为,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我们把履行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称为“感悟幸福型。”

回顾下你过去和现在的人生,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呢?

“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代表放弃了生活的目标,这两种类型的人,相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说,只占一小部分。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社会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其实都是“奔波忙碌型”,是为着某个“未来”而生活的,认为只有在实现某个目标后,才能得到幸福。

想想看,从上学的那天起,我们就肩负着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我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上着早晚自习,熬夜写作业,周末还要去上补习班。我们一年年长大,一年年制定新的目标。读高中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考个好大学。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还没喘口气,又要继续努力,为了毕业能继续深造,或是找个好工作。等我们进入职场,以为可以真正享受生活了,殊不知,照样压力山大,目标一个接一个,追求无穷无尽。

我们奔波忙碌,奉行着先苦后甜的信念,可是,这真的能带来幸福吗?

每当取得一些成就,我们当然很开心,可是,那开心却非常短暂,很快就被新的任务、新的焦虑所淹没。

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研究发现,乐透大奖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因为中奖而飙升的幸福指数,就会回落到中奖之前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奖的喜悦不会持续太久,如果他们在中奖之前不怎么快乐,那即便中了大奖,他们在短暂的狂喜后,很快就会回到原来不快乐的状态。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如果做个调查,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的高材生”或是“功成名就的人士”,他们和同龄人相比,已经很成功了,却并不觉得幸福,至少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幸福。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太过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我们习惯于追逐远大的目标,以为目标实现就会得到快乐,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所谓幸福,只是经过努力,阶段性地消除了某种压力和焦虑,但快乐的感觉很难长久维持。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幸福的假象。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真正的幸福包含了两个方面,那就是:既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也能实现未来的意义。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标,是未来的利益。

刚才讲的第四种汉堡模型--“感悟幸福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现在的行为,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也就是说,要想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需要有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得是自发的,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满足某些社会标准。当你是为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自身的使命感而努力时,你的日常才是充实而快乐的,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你也会有一个让自己更满意的未来。这种生活方式,才能带给你真正持久的幸福感。

既然做一个幸福的人需要有目标。那我们该怎么找到一个明确的、既能带来快乐、也能带来意义的目标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发掘出内心真正的需要。

沙哈尔博士推荐了一个四圆选择法,用来帮助我们做出最能感到幸福的选择。在选择道路前,请你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下一个大圆圈,在里面写上你能做的事,这是最大的一个圆。然后,在这个圆里再画一个小一点的圆,写上在你能做的事情中,哪些是你想做的。接着,在第二个圆里再画一个小一点的圆,写上在你想做的事情中,哪些是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在其中画出最小的一个圆,写上在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当你完成了这四个圆的图,对照你写在上面的记录,你会清楚地看见,最外层的圆圈是你能做的事,最里面的圆圈是你内心最深切的渴求和欲望。用诚实的态度面对内心的答案,这将会带你走上正确的道路。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才不会虚度。

有人说,幸福在哪里啊?人生就是负重前行,学习很苦不幸福,工作很累更不幸福。其实,如果你能找对方法,幸福无处不在。

怎么在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呢?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了著名的“心流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平衡当下和长远的利益,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

心流状态指的是个体完全沉浸于体验本身,自身的行为和觉察合二为一的状态。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方说,医生在无影灯下专心地做手术,作家沉迷于正在写的小说,乒乓球台前的少年紧盯着飞过来的球,主妇在厨房里心无旁骛地做一道大餐,等等。在许多这样的时刻,我们忘了周围的一切,也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全神贯注做着手上的事,这就是心流体验。

无论我们在心流的境界里做什么,我们对正在做的事采用的是一种专心忘我的态度,没人可以打扰我们或者让我们分心,在这种最佳状态下,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成长和进步,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契克森米哈伊认为,拥有心流体验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目标。只有当我们全心全意去实现目标,不为其他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达到心流状态。同时,当下和未来的益处在这种状态下融为一体,遥远的目标不再是阻力,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当下倾情投入的意义。

刚才我们讲到,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是“忙碌奔波型”,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过大的压力让我们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只追求到达终点,却不能享受旅途,这种心态导致生活中充满了痛苦、焦虑和不幸福,很难感受到心流体验。

如果我们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名誉、成绩或者社会的认可,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爱,那就很难找到长此以往的动力,也无法真正从中得到快乐。

从我们十八岁成人起,就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只有奔赴内心渴望的方向,才能以心流状态来学习,将当下的满足和长远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好,我们再来问问,工作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吗?现在网上有很多段子,职场中打拼的人们戏谑地自称“社畜”,渴望上班“摸鱼”,下班“躺平”。显然,这是因为工作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疲惫感。

不过,工作场所应该是个能让我们感受正面情绪的地方。如果我们总是被偏见裹挟,一提到工作,就把它和痛苦绑在一起,对我们本身没有任何好处,会严重影响我们从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能力。

那么,该怎么让自己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呢?

第一步,你得改变自己的消极观点,放下对工作的偏见。要知道,虽然每天发生的未必都是愉快的事情,但是,总有人能在任何环境下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如果总是对工作怀着狭隘的看法,我们会错过很多生活的真相,错失许多找到幸福的机会。

其实,对工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对工作的定位决定的。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尼斯基指出,人们对工作有三种态度,分别是:任务、职业和使命。

有些人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任务,也就是赚钱手段,而不期待在其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他工作就是为了谋生,除了薪水,期盼的就是节假日。

另一些人把工作当做是职业,除了赚钱之外,他们也关注事业发展,追求权力和声誉。这种情况下,除了赚钱,人们还期待其他的回报,比如升职机会。

还有一些人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人生的目标,他们做这份工作不是因为不得不做,而是自己想做。所以,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也许薪水不高,也许没有地位,但他们对这份工作总是充满热情,在工作中不断地实现自我。

正是对工作的不同定位,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也决定了工作能带给我们多少满足感。

好,客观地评价你的工作是前提。

接下来第二步,想在工作中找到幸福,你需要了解什么工作适合自己。沙哈尔博士介绍了MPS模式法,M、P、S分别是三个英文单词“Meaning、Pleasure、Strength”的首字母缩写,代表着“意义、快乐和优势”。要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得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认为做什么事情有意义?做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

回答这三个问题,认真回忆生命中那些带给我们使命感、意义感的时刻,写下那些让我们有明确目标感的事情,找到答案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MPS法,可以帮我们校准人生的定位,用这种方法,未必会帮我们找到一份挣很多钱的工作,却可以找到让我们获得幸福的工作。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从工作中找到幸福的第三步,是重塑你的工作。我们应该问问自己:

我现在的工作快乐吗?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快乐呢?从事这份工作,究竟是受制于物质财富、他人期望,还是被自己的兴趣和使命感推动着呢?

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你可以选择宏观层面的改变,或者微观层面的调整。

所谓宏观层面,是指作出重大抉择,为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工作辞职,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所谓微观层面,是指不离开现有的工作,但做出更好的调整:你可以从日常做的事情中挖掘幸福感,找到工作的意义;或者增加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并且擅长的事情。

比方说,你可以为自己现有的工作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从平凡中寻找挑战,获取心流体验。你也可以尝试调换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主动申请参加新的项目,在公司的运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现有的工作体系中找到自己更感兴趣的职位。

当然,跳出舒适圈,找一份新工作,或是下定决心在工作中做出改变,难免会让人感到恐惧。但是,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长久的幸福,就要拿出勇气。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感到恐惧之际依然付诸行动。

如果把幸福比作一朵花,那么,让我们想一想,植物要想茁壮长大,都需要什么?要有土壤、肥料、强韧的根茎、还要有充沛的阳光、有智慧的成长方式,有自由的空间。幸福也是这样,它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需要耐心经营。

幸福的土壤是乐于助人。我们不能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用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关注别人的需要和期望,为别人谋幸福。当我们做出某种决定时,要看看我们的行为是否会剥夺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伤害他人,也等于是在渐渐地摧毁自己的幸福。幸福不是纯粹的自我牺牲,也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没有人能独立存在,幸福的土壤是大环境里的和谐共生。

幸福的肥料也叫幸福催化剂,是指那些琐碎细小,但兼具了快乐和意义的事情,它们可以感染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给我们带来启发或者推动。

要知道,现实世界里,我们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不可能总是既快乐又有意义的,生活中会有短暂的放弃和妥协,会有沮丧和颓废。这时候,如果能找到一些小小的幸福,就像在昏暗的屋子里点了一支蜡烛,会照亮整个房间。

比方说,忙碌的工作间隙,和朋友小聚,花时间和家人相处,或是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用几个小时读一本书,这些不占太多时间但很有用的小确幸,可以鼓舞我们,支撑我们度过困难时期,让我们恢复旺盛的精力,所以,要学会利用你身边的“幸福催化剂”。

幸福的根指的是幸福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内心基本的幸福感有多强烈。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幸福感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遗传基因、和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基因是无法控制的,它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比方说,一个性格阴郁的人,很难像天生乐观的人那样看待生活。总是怨天尤人的人,和宽容自强的人,对幸福的体会也完全不同。还有和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属于外部环境,这个我们也没有太多掌控权。但这并不能完全决定幸福程度。

想得到更多幸福,我们可以做出决策并真正去改变的,是自己的行为。具体来说,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从追求物质名利转向追求真正的幸福,多做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同时关注当下和未来的收益,绝对可以提升幸福的深度,让幸福之根更加强韧。

幸福需要阳光,这指的是我们内在的力量。为什么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因为在他的内心中,总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这是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碍,当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时,我们不但会忽略一些幸福的来源,还总是关注不幸福的事情,甚至做一些毁掉自己幸福的错事。

比如,有的人明明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觉得自己可能找不到更好的只能凑合,有的人宁愿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绝望,也不敢重新去找一个真正相爱的伴侣。

当我们觉得自己得不到幸福时,就很难去感受生命里那些美好的事物,总在为最坏的可能而担心,渐渐地,幸福就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所以,幸福需要阳光照进黑暗的角落,幸福的生活需要内在价值观的支撑。纳撒尼尔·布兰登说过:“若要为幸福而奋斗,人们必须相信他自己有资格拥有幸福。”我们必须接受真正的自己,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追求幸福,得到幸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幸福的成长需要心灵的智慧。马克·吐温说过:“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走向18岁,那生活将会幸福无比。”

年轻时谁不是经历浅薄,找不到生活的重点?时间让我们老去,却也赋予我们智慧和洞见,让我们发现了生活的真谛,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值得珍惜的,也知道了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

好在,前人用漫长的经历总结出来的生命箴言,我们有幸可以早早阅读,关键是,我们是听过就忘,还是听到心里?我们有没有尽早开始改变,过上充实而幸福的生活?最终,我们能不能生活得幸福,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断成长的智慧。

幸福需要简化生活。现代生活中繁琐的事务,让我们超负荷地忙碌,有限的时间里兼顾太多事情,让我们无法感到快乐。心理学家蒂姆·卡瑟指出:“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所以,提升幸福感的必要一步是:简化我们的生活。

我们要学会捍卫自己的时间,对无限占用我们个人时间的事情说“不”,比如,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会议,缩短上网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我们还要对生活进行排序,优先完成那些重要的事情,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意义的事情上。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和方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财富,放下对金钱和名利的追逐,将目标转向追求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时,不但我们自己作为个体,能感受到平静和满足,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信仰,也会起到莫大的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物质至上”的观念,不但导致人们焦虑抑郁、空虚无为,也带来了国家之间层出不穷的纷争。而传播“幸福至上”的观念,将是一场全新的理念革命,会帮助更多人摆脱物质的迷惑,追求真正的终极财富,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仁爱。

好,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代表作《幸福的方法》的精华部分,到这里就讲完了。

这本书最核心的理念,是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先苦后甜的忙碌奔波,也不是只图一时之快的享乐主义,它是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意义的结合。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从根本上解开了“为什么自己不幸福”的迷思。也找到了做出改变的方向。

正像作者所说,幸福无处不在。同样一件事,有人觉得乏味无比,有人却乐在其中,关键是要找到幸福的方法。《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它给了我们许多实际的建议,帮助我们深度探寻自己,了解自己,改变自己。

就像书中所说,智者的箴言,如果你只是听听而已,那么很遗憾,你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你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过得比从前、比现在更幸福,那么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作者:泰勒·本-沙哈尔

《幸福的方法》。副标题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2012年国庆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一组新闻,主持人在街头随机采访路过的普通人,问他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人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幸福,有的说不幸福,还有人说没时间考虑自己幸福不幸福,这个经典采访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其实啊,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这么来问意义不大。因为“你是否幸福”暗示着对幸福的两极看法,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按照这个理解,幸福好像是一个终点,一旦实现了幸福,我们的追求就结束了。可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终点,这是对幸福的误解。与其问自己是不是幸福,不如探寻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更幸福?”这才是我们应该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来探讨一下幸福的话题。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之一,书的作者是泰勒·本-沙哈尔,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是专门研究“幸福”的,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

《幸福的方法》是一本把“幸福”掰开揉碎来讲的书,书里的很多心理学研究成果,可能会让你豁然开朗,或者颠覆你从前的认知。如果能好好应用书中的方法,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好的改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幸福的秘密吧。

咱们从一个例子开始。假设你是个美食爱好者,但是最近在减肥,为了达到目标,不仅要有规律地运动,还要严格控制饮食。锻炼很辛苦,忌口更考验人,这天你路过麦当劳,闻到熟悉的香味,特别想买个汉堡解解馋。

当你走到柜台前准备点餐的时候,看到有四种汉堡。

第一种汉堡就是你平时最爱吃的“麦辣鸡腿汉堡”,面包里夹着一大块炸鸡,吃起来香喷喷的,可是热量最高,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如果吃下它,基本上你这两天健身就白练了。或者说,你享受了当下的快乐,却为未来的痛苦埋下了种子。

第二种汉堡是寡淡无味的“有机蔬菜汉堡”,里面只有蔬菜。如果吃这种,健康方面没得挑,可是食之无味,口感很差。选择它,意味着你为了追求以后的快乐,甘心承受现在的痛苦。

第三种汉堡比前两种都糟糕,里面的食材既没有美味的口感,也不健康,就简称为“黑暗料理汉堡”吧。吃这种,说明你是对什么都无所谓了,既没有追求也没有期待。

那么,会不会有第四种汉堡,能成为你的最佳选择呢?我们不妨就把它叫做“最佳选择汉堡”吧,它既有美味的口感,又能保证健康。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你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选择不同汉堡的人,会有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选择第一种最不健康的炸鸡汉堡,代表着为了现在及时享乐而不顾未来的人生。这样的人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会给未来带来的不良后果。

选择第二种有机蔬菜汉堡,代表着用现在吃苦的方式换取未来的幸福。这样的人被称为“奔波忙碌型”,他们认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将来的目标。如果没有艰辛的付出,将来就不能得到幸福。

选择第三种黑暗料理汉堡,代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对生活丧失了期望,既不享受当下的快乐,对以后也不抱任何期望,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把这种人称为“虚无主义型”。

选择第四种最佳选择汉堡,代表着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现在的行为,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我们把履行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称为“感悟幸福型。”

回顾下你过去和现在的人生,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呢?

“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代表放弃了生活的目标,这两种类型的人,相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说,只占一小部分。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社会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其实都是“奔波忙碌型”,是为着某个“未来”而生活的,认为只有在实现某个目标后,才能得到幸福。

想想看,从上学的那天起,我们就肩负着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我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上着早晚自习,熬夜写作业,周末还要去上补习班。我们一年年长大,一年年制定新的目标。读高中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考个好大学。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还没喘口气,又要继续努力,为了毕业能继续深造,或是找个好工作。等我们进入职场,以为可以真正享受生活了,殊不知,照样压力山大,目标一个接一个,追求无穷无尽。

我们奔波忙碌,奉行着先苦后甜的信念,可是,这真的能带来幸福吗?

每当取得一些成就,我们当然很开心,可是,那开心却非常短暂,很快就被新的任务、新的焦虑所淹没。

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研究发现,乐透大奖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因为中奖而飙升的幸福指数,就会回落到中奖之前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奖的喜悦不会持续太久,如果他们在中奖之前不怎么快乐,那即便中了大奖,他们在短暂的狂喜后,很快就会回到原来不快乐的状态。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如果做个调查,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的高材生”或是“功成名就的人士”,他们和同龄人相比,已经很成功了,却并不觉得幸福,至少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幸福。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太过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我们习惯于追逐远大的目标,以为目标实现就会得到快乐,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所谓幸福,只是经过努力,阶段性地消除了某种压力和焦虑,但快乐的感觉很难长久维持。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幸福的假象。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真正的幸福包含了两个方面,那就是:既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也能实现未来的意义。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标,是未来的利益。

刚才讲的第四种汉堡模型--“感悟幸福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现在的行为,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也就是说,要想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需要有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得是自发的,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满足某些社会标准。当你是为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自身的使命感而努力时,你的日常才是充实而快乐的,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你也会有一个让自己更满意的未来。这种生活方式,才能带给你真正持久的幸福感。

既然做一个幸福的人需要有目标。那我们该怎么找到一个明确的、既能带来快乐、也能带来意义的目标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发掘出内心真正的需要。

沙哈尔博士推荐了一个四圆选择法,用来帮助我们做出最能感到幸福的选择。在选择道路前,请你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下一个大圆圈,在里面写上你能做的事,这是最大的一个圆。然后,在这个圆里再画一个小一点的圆,写上在你能做的事情中,哪些是你想做的。接着,在第二个圆里再画一个小一点的圆,写上在你想做的事情中,哪些是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在其中画出最小的一个圆,写上在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当你完成了这四个圆的图,对照你写在上面的记录,你会清楚地看见,最外层的圆圈是你能做的事,最里面的圆圈是你内心最深切的渴求和欲望。用诚实的态度面对内心的答案,这将会带你走上正确的道路。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才不会虚度。

有人说,幸福在哪里啊?人生就是负重前行,学习很苦不幸福,工作很累更不幸福。其实,如果你能找对方法,幸福无处不在。

怎么在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呢?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了著名的“心流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平衡当下和长远的利益,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

心流状态指的是个体完全沉浸于体验本身,自身的行为和觉察合二为一的状态。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方说,医生在无影灯下专心地做手术,作家沉迷于正在写的小说,乒乓球台前的少年紧盯着飞过来的球,主妇在厨房里心无旁骛地做一道大餐,等等。在许多这样的时刻,我们忘了周围的一切,也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全神贯注做着手上的事,这就是心流体验。

无论我们在心流的境界里做什么,我们对正在做的事采用的是一种专心忘我的态度,没人可以打扰我们或者让我们分心,在这种最佳状态下,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成长和进步,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契克森米哈伊认为,拥有心流体验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目标。只有当我们全心全意去实现目标,不为其他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达到心流状态。同时,当下和未来的益处在这种状态下融为一体,遥远的目标不再是阻力,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当下倾情投入的意义。

刚才我们讲到,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是“忙碌奔波型”,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过大的压力让我们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只追求到达终点,却不能享受旅途,这种心态导致生活中充满了痛苦、焦虑和不幸福,很难感受到心流体验。

如果我们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名誉、成绩或者社会的认可,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爱,那就很难找到长此以往的动力,也无法真正从中得到快乐。

从我们十八岁成人起,就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只有奔赴内心渴望的方向,才能以心流状态来学习,将当下的满足和长远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好,我们再来问问,工作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吗?现在网上有很多段子,职场中打拼的人们戏谑地自称“社畜”,渴望上班“摸鱼”,下班“躺平”。显然,这是因为工作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疲惫感。

不过,工作场所应该是个能让我们感受正面情绪的地方。如果我们总是被偏见裹挟,一提到工作,就把它和痛苦绑在一起,对我们本身没有任何好处,会严重影响我们从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能力。

那么,该怎么让自己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呢?

第一步,你得改变自己的消极观点,放下对工作的偏见。要知道,虽然每天发生的未必都是愉快的事情,但是,总有人能在任何环境下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如果总是对工作怀着狭隘的看法,我们会错过很多生活的真相,错失许多找到幸福的机会。

其实,对工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对工作的定位决定的。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尼斯基指出,人们对工作有三种态度,分别是:任务、职业和使命。

有些人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任务,也就是赚钱手段,而不期待在其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他工作就是为了谋生,除了薪水,期盼的就是节假日。

另一些人把工作当做是职业,除了赚钱之外,他们也关注事业发展,追求权力和声誉。这种情况下,除了赚钱,人们还期待其他的回报,比如升职机会。

还有一些人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人生的目标,他们做这份工作不是因为不得不做,而是自己想做。所以,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也许薪水不高,也许没有地位,但他们对这份工作总是充满热情,在工作中不断地实现自我。

正是对工作的不同定位,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也决定了工作能带给我们多少满足感。

好,客观地评价你的工作是前提。

接下来第二步,想在工作中找到幸福,你需要了解什么工作适合自己。沙哈尔博士介绍了MPS模式法,M、P、S分别是三个英文单词“Meaning、Pleasure、Strength”的首字母缩写,代表着“意义、快乐和优势”。要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得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认为做什么事情有意义?做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

回答这三个问题,认真回忆生命中那些带给我们使命感、意义感的时刻,写下那些让我们有明确目标感的事情,找到答案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MPS法,可以帮我们校准人生的定位,用这种方法,未必会帮我们找到一份挣很多钱的工作,却可以找到让我们获得幸福的工作。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从工作中找到幸福的第三步,是重塑你的工作。我们应该问问自己:

我现在的工作快乐吗?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快乐呢?从事这份工作,究竟是受制于物质财富、他人期望,还是被自己的兴趣和使命感推动着呢?

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你可以选择宏观层面的改变,或者微观层面的调整。

所谓宏观层面,是指作出重大抉择,为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工作辞职,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所谓微观层面,是指不离开现有的工作,但做出更好的调整:你可以从日常做的事情中挖掘幸福感,找到工作的意义;或者增加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并且擅长的事情。

比方说,你可以为自己现有的工作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从平凡中寻找挑战,获取心流体验。你也可以尝试调换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主动申请参加新的项目,在公司的运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现有的工作体系中找到自己更感兴趣的职位。

当然,跳出舒适圈,找一份新工作,或是下定决心在工作中做出改变,难免会让人感到恐惧。但是,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长久的幸福,就要拿出勇气。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感到恐惧之际依然付诸行动。

如果把幸福比作一朵花,那么,让我们想一想,植物要想茁壮长大,都需要什么?要有土壤、肥料、强韧的根茎、还要有充沛的阳光、有智慧的成长方式,有自由的空间。幸福也是这样,它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需要耐心经营。

幸福的土壤是乐于助人。我们不能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用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关注别人的需要和期望,为别人谋幸福。当我们做出某种决定时,要看看我们的行为是否会剥夺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伤害他人,也等于是在渐渐地摧毁自己的幸福。幸福不是纯粹的自我牺牲,也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没有人能独立存在,幸福的土壤是大环境里的和谐共生。

幸福的肥料也叫幸福催化剂,是指那些琐碎细小,但兼具了快乐和意义的事情,它们可以感染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给我们带来启发或者推动。

要知道,现实世界里,我们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不可能总是既快乐又有意义的,生活中会有短暂的放弃和妥协,会有沮丧和颓废。这时候,如果能找到一些小小的幸福,就像在昏暗的屋子里点了一支蜡烛,会照亮整个房间。

比方说,忙碌的工作间隙,和朋友小聚,花时间和家人相处,或是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用几个小时读一本书,这些不占太多时间但很有用的小确幸,可以鼓舞我们,支撑我们度过困难时期,让我们恢复旺盛的精力,所以,要学会利用你身边的“幸福催化剂”。

幸福的根指的是幸福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内心基本的幸福感有多强烈。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幸福感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遗传基因、和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基因是无法控制的,它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比方说,一个性格阴郁的人,很难像天生乐观的人那样看待生活。总是怨天尤人的人,和宽容自强的人,对幸福的体会也完全不同。还有和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属于外部环境,这个我们也没有太多掌控权。但这并不能完全决定幸福程度。

想得到更多幸福,我们可以做出决策并真正去改变的,是自己的行为。具体来说,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从追求物质名利转向追求真正的幸福,多做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同时关注当下和未来的收益,绝对可以提升幸福的深度,让幸福之根更加强韧。

幸福需要阳光,这指的是我们内在的力量。为什么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因为在他的内心中,总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这是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碍,当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时,我们不但会忽略一些幸福的来源,还总是关注不幸福的事情,甚至做一些毁掉自己幸福的错事。

比如,有的人明明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觉得自己可能找不到更好的只能凑合,有的人宁愿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绝望,也不敢重新去找一个真正相爱的伴侣。

当我们觉得自己得不到幸福时,就很难去感受生命里那些美好的事物,总在为最坏的可能而担心,渐渐地,幸福就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所以,幸福需要阳光照进黑暗的角落,幸福的生活需要内在价值观的支撑。纳撒尼尔·布兰登说过:“若要为幸福而奋斗,人们必须相信他自己有资格拥有幸福。”我们必须接受真正的自己,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追求幸福,得到幸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幸福的成长需要心灵的智慧。马克·吐温说过:“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走向18岁,那生活将会幸福无比。”

年轻时谁不是经历浅薄,找不到生活的重点?时间让我们老去,却也赋予我们智慧和洞见,让我们发现了生活的真谛,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值得珍惜的,也知道了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

好在,前人用漫长的经历总结出来的生命箴言,我们有幸可以早早阅读,关键是,我们是听过就忘,还是听到心里?我们有没有尽早开始改变,过上充实而幸福的生活?最终,我们能不能生活得幸福,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断成长的智慧。

幸福需要简化生活。现代生活中繁琐的事务,让我们超负荷地忙碌,有限的时间里兼顾太多事情,让我们无法感到快乐。心理学家蒂姆·卡瑟指出:“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所以,提升幸福感的必要一步是:简化我们的生活。

我们要学会捍卫自己的时间,对无限占用我们个人时间的事情说“不”,比如,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会议,缩短上网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我们还要对生活进行排序,优先完成那些重要的事情,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意义的事情上。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和方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财富,放下对金钱和名利的追逐,将目标转向追求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时,不但我们自己作为个体,能感受到平静和满足,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信仰,也会起到莫大的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物质至上”的观念,不但导致人们焦虑抑郁、空虚无为,也带来了国家之间层出不穷的纷争。而传播“幸福至上”的观念,将是一场全新的理念革命,会帮助更多人摆脱物质的迷惑,追求真正的终极财富,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仁爱。

好,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代表作《幸福的方法》的精华部分,到这里就讲完了。

这本书最核心的理念,是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先苦后甜的忙碌奔波,也不是只图一时之快的享乐主义,它是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意义的结合。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从根本上解开了“为什么自己不幸福”的迷思。也找到了做出改变的方向。

正像作者所说,幸福无处不在。同样一件事,有人觉得乏味无比,有人却乐在其中,关键是要找到幸福的方法。《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它给了我们许多实际的建议,帮助我们深度探寻自己,了解自己,改变自己。

就像书中所说,智者的箴言,如果你只是听听而已,那么很遗憾,你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你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过得比从前、比现在更幸福,那么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