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的发展人什么意思(联通人和的意思)

深圳加快建设深港东部跨境交通新通道。

港珠澳大桥雄伟壮阔。

叶文悦

陈锋明

陈添辉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三年多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粤港澳三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如今的大湾区,三地合作更加深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舞台,香港正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软”“硬”联通

跨海通道群+规则对接、机制衔接

仲夏时节,珠江潮涌,岭南风劲。

6月初,在茫茫伶仃洋上,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完成了E25管节沉放对接,标志着这一跨海工程完成重大建设节点。按计划,这条全长24公里的大湾区超级工程,将在两年后落成,和它南北两侧已经运营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狮子洋通道一起,共同构成崭新的大湾区跨海通道群。

三年多来,随着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的开通,“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便利落实,内地与港澳的往来愈加快捷便利,三分之二的出入境旅客可通过自助方式通关。

“硬联通”持续推进的背后,“软联通”也正在加速。三年多来,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规则对接、机制衔接,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顺畅,科技融合、人才融合、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广泛: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实现常态化运作;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已超过8.51万人,而随着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持续拓展,已有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深港口岸

东部、中部、西部口岸全布局

往来深圳与香港的人,都要经过口岸,如今,深圳与香港之间单陆路口岸就有7个。1997年以前,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皇岗口岸就有了,后来又陆续建设开通了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2020年8月莲塘口岸启用,成为深港之间的第七个陆路口岸。

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作为铁路口岸的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启用,往来深港进入“高铁时速”,从深圳福田站到香港西九龙站最快车程14分钟。

口岸是联系的纽带,是深港、粤港、内地与香港之间交流合作不断密切的见证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深港口岸每年出入境人次以“亿”级计算,节假日出入境高峰期,以摩肩接踵来形容等候过关的景象并不为过。

为应对人流、车流、物流的增长,深港间实现了东部、中部、西部口岸的全布局,多个口岸经过了改建升级,通关能力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如此,疫情之前,高峰期“满负荷”“超负荷”运作的情况仍然存在,可见人员往来的频密,交流合作的热络。

把时间放长来看,疫情影响下往来的不便终究会过去,深港交流合作的步伐也不会停歇。互联互通,基建先行。多个口岸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之中,更加高效的口岸管理体制机制和更加便利的口岸通关模式,将提升口岸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服务能级,满足大湾区建设对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出的新要求,为深港交流合作的未来提供有力支撑。

皇岗口岸重建已在实施之中,未来将以崭新面貌屹立于深港之间。改变不仅限于皇岗口岸,更多的口岸工程步入规划阶段,正争取早日开工。列入深圳市口岸办的2022年工作计划的就有推进罗湖口岸重建规划,研究新口岸选址和查验模式创新,开展香港东铁线引入罗湖口岸研究;加强与港方沟通,深化沙头角口岸重建规划方案;结合港深西部铁路规划,开展港深西部铁路口岸设置研究;推动南澳、前海等水上客运码头口岸以及跨境直升机起降点规划。

放眼“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在深港口岸经济带、香港北部都会区等愿景下,口岸可以做的“文章”就更大了,未来口岸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或许还会迭代升级。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以深港口岸与邻近区域、过境地块为核心,协同建设集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文旅消费、医疗教育等于一体的深港口岸经济带,打造深港合作新平台。口岸,将成为完全融入深港双城发展的重要节点,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一小时生活圈

从货物到服务 跨境市场需求“太大了”

从内地大学毕业的香港市民林小姐早已习惯了在网上买买买。受疫情的持续影响,许多香港市民和林小姐一样,在“指间”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便利。

“口罩、消毒湿纸巾,这些网购又便宜又快捷。”有老有小的舒先生对粤港澳大湾区网购的优势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只要深圳有货仓的,哪怕在疫情期间,从下单到收货也就两天时间。他连大米都网购,“内地产的圆粒珍珠米口感好,疫情期间香港经常买不到”。

“我一直希望能进行内地人民币产品投资,‘跨境理财通’让我切实体验到大湾区金融互通的便利。”2021年10月19日,香港市民邝女士在工商银行南沙分行帮助下,联系到家附近的工银亚洲鲗鱼涌分行,成为“跨境理财通”业务的首位客户。

“大湾区的跨境市场需求太大了。”说起大湾区的市场,中银香港个人金融及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文非常兴奋。

“为迎合市场需求,中银要求‘全员都要做跨境业务’,包括业务最末端的前台服务人员。我们在大湾区一共有187家分行,3500位同事,必须都要懂跨境业务。”陈文说。

对于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出现的“一小时生活圈”,陈文深有体会:“我有时因工作需要到内地,近几年内地发展得很迅速,电子化程度非常高,出门打车、买东西、吃饭都是电子支付。”

为此,中银香港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香港客户绑定内地主流手机电子支付应用程序后,在内地消费、乘出租车等,畅游无阻,切实解决香港客户大湾区便捷支付、网购、转账、汇款等多样化需求。

教育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设立

近日教育部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校首批开设3个本科专业、15个硕博士专业。

至此,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共有三所,均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前两所分别为2005年设立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2014年设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近日也获批筹备设立,待完成筹设工作后,将向教育部申请正式设立。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大湾区内地9市有20所新高校筹建或开始动工,其中有8所是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

2014年正式招生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已连续多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之一,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做了良好示范。该校去年全面启动2021年粤浙沪鲁闽苏六省市综合评价招生,新增化学、药学、生物科学等专业。

内地大学同样有意到港澳开设新校区。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去年3月表示,内地和香港的高等教育要“双向流动”,深大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筹划在香港设立校区。

大湾区教育合作的方式也在创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去年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宣布,将依托“学分银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推动学分、学历、学位和技能等级互认互通。

高校除了合作办学,还可以合建实验室。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与港澳高校合建的实验室被立项为2020年度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大湾区城市的中小学也在尝试新的合作形式。广州市第二中学去年与澳门培正中学、广东华侨中学与澳门劳校中学等8对穗澳学校签约缔结为姊妹学校,加入“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的大家庭。截至去年8月,广州市已缔结279对穗港澳姊妹学校(园)。

共向未来

数字昭示信心 兑现承诺创造惊喜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舞台,香港正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把目光投向了与深圳相邻的“北部都会区”。这里有望成为香港这座国际都市的全新“封面”。

李家超说,未来特区政府会以“北部都会区”作为纽带,共建高质量湾区,开拓及带动多元经济,包括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增加与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等方面的交流。

一组数字,昭示信心。

截至2021年底,在中银香港开立内地账户的香港客户数同比上升41%,接近17万户。大湾区企业贷款同比上升9.8%,科创企业贷款同比上升8.3%。目前BoC Pay(电子钱包)客户数目已超过100万户。

“这些大幅增长的数字,足以说明大湾区的市场前景,足以说明香港居民对大湾区的认可。”中银香港个人金融及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文说。

曾经布满荒野滩涂的前海,如今满眼繁华;覆盖大湾区11个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一小时生活圈”形成;“港人港税、澳人澳税”落地实行;律师、医师等数十种港澳职业资格被广东大湾区城市认可,大湾区成为港澳青年逐梦的热土,不断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助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三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在一次次兑现承诺、一次次创造惊喜的过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大湾区,拥有大未来!

港青在湾区

利用港人身份 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

叶文悦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现在是香港工联会内地咨询服务中心项目干事,从事青年工作。2021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广州,至今已经10个月了。回顾这10个月,他表示,从考虑、决定到亲身经历,去尝试走一个人的路,到现在收获了友情、快乐。

在他看来,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和国际接轨,内地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目前,香港特区政府也大力提倡香港青年在内地工作,所以会有香港青年发挥的空间”。他认为,对于有意在内地发展的香港人,要勇于尝试,跳出过往的生活圈子,在内地拓展人脉,同时也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湾区有许多机会释放出来”

陈锋明曾在香港一家公司做了5年的设计师。2015年,他独自到深圳创业,创立整合型创新服务机构inDare,为企业提供产品、品牌,甚至空间体验设计服务。不少内地知名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和华为等,都是inDare的客户。

对于有意在湾区城市创业的香港青年,陈锋明建议:“大湾区现在有很好的营商环境,有政府的大力的支持,去塑造未来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集群,里面会有很多的机会释放出来,关键就是要看你是否可以把握这个机会,以及在这个机会之下能够创造什么价值。”

大湾区杰出港生 连续4个月驻村瑶寨

在中山大学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陈添辉是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之一,他也在比赛中获得了单人项的“社会责任奖”。他说,这次的比赛他认识了许多优秀的香港青年,他们不仅在专业上优秀突出,而且每个人都有家国情怀,他期待能与这群香港青年一起合作,充当两地信息友好传递的桥梁。

来到内地读书后,他去过肇庆、广州的一些城中村等地方调研。去年7月到10月期间,他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社工站做驻村社工,和乡亲们同吃同住。陈添辉说,社工并不是到农村施舍或救助,他记得当时老师跟他说,不要当成是“下乡”,而是“驻村”,“下乡的话可能就是大学生拿着问卷去问正在干农活的农民‘太阳晒不晒、辛不辛苦’等问题,但驻村的话,我们的关系就更加平等,跟着他们一起种田,体会他们有多难,我也会更加有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