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评价(蜗居评价,细节分析)

但凡男女之间的那点“意思”,常常是从“不好意思”开始,到“真没意思”结束。

周末逛书店,本来没想着买书,纯粹是为了逛逛。因为关于买书的问题,我向来谨慎。

有的书买回去纯粹是废品,当垃圾处理感觉可惜,当废纸变卖又卖不上价钱。尤其是现代书籍,没有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校验,书的内容良莠不齐。

在书店翻书找书时,看到热销展台上摆放着《蜗居》。

《蜗居》这本书,看过的人不会太多,拍成电视剧后却风靡一时。

时隔十二年,再次看到它。脑海中,不由得想起研三那年,读完看完《蜗居》后,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年轻有为的帅气小伙,为什么干不过历经沧桑的油腻大叔?

其实在这个问题中,题干所展现的信息,对于解题没有任何价值。

破题点不是“年轻有为”和“历经沧桑”,也不是“帅气小伙”和“油腻大叔”。

本质上,它是隐藏在题干背后,关于男女那点私事的原理。

文章开始前的那句话,出自美剧《教父》,它用三个不同的“意思”,把男女那点“意思”串联起来,且表述的十分生动形象。

《教父》系列电影拍得真好,到底哪里好,回头有机会再详细说。

本文的主旨是借《蜗居》说男女的话题。

我敢说到现在,依然有朋友没有真正看懂《蜗居》,包括我在内也只是略有所得。

《蜗居》到底说了个什么事儿?在我看来,可以用一句话形容:

二奶的放荡,备胎的尬境,都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不幸都是自作自受。

“二奶”是一种性格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既有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也有原生家庭的后天因素。

无论是哪种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结果都是难以重塑改造。

因为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一个人适合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假如“二奶”也是职业的话,那么“二奶”凭什么不是一种性格的体现。

而这种特殊的职业性格,在女二号郭海藻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郭海藻的身世本身不平凡,她是一个计划外超生的产物。

出生时,因为种种因素差点被爸妈送人,“郭海藻”三个字都是随随便便起的。

都说富养闺女,穷养儿。穷苦家庭长大的孩子,要么个性刚强,要么性格软弱,男孩女孩概莫能外,郭海藻属于后者。

从她的人生经历来看,她是一个对生活没有主见的人。小时候靠爸妈,长大后靠姐姐郭海萍。

但是人性是复杂的,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另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一心改变家庭从对金钱产生极度的渴望,以及因长期自卑带来的巨大虚荣心。

很不幸,郭海藻占全了。

于是乎,她为了“保护”姐姐,自愿牺牲清白身,下海做了二奶,并且长期以此为理由说服自己内心的忐忑不安。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曾经有人评价《蜗居》说,海藻没错,小贝也没错,只是宋思明作为恋人太贴心,出手太阔绰,气场太强大。

对于这样的评价和有这样想法的人,我只能说,太不要脸了。

从一开始,海藻就不是简单的姑娘,更没有读者观众想得那么单纯。

她不像那种一看能够看出的二奶,也不是那种搔首弄姿、性感妖娆、胭脂水粉的狐狸精。

而是一副眉清目秀的学生妹形象,最多属于七分温柔三分傻气的类型。

假如你认为海藻的形象不应该是“二奶”,那我告诉你,你有男二号小贝的危险。

因为很大一部分“二奶”,就是这样一副形象。

说话和风细雨,爹声爹气,双眼大到懵懂的样子。别忘了有句话说:

凡是人尽可夫的女人,都挂着一个淑女的招牌。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作家亦舒在《如今都是错》里说得。有认为不妥的地方,找亦舒评理去,千万别来找我。

要是从“二奶”面向的客户群体来看,我认为这句话说的有道理。

人为什么要做“二奶”,很明显是为了钱,当然为了真爱的或许有,但我没遇见过。

什么样的人对“二奶”有需求?事业有成的中年油腻大叔。他们追求“一不做二不休”“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生活。

跟家里的黄脸老太婆早已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天净是为了生活琐碎絮叨。

那种假装清纯、说话乖巧、听话不粘人的小姑娘,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横腰来一刀。

宋思明就是这种人。出身穷挫的他,为了所谓的人生前途,昧着良心跟结发妻姜淼淼结婚。

他的初始婚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利益联姻,跟《人民的名义》的祁同伟是一个类型。

我曾做过小范围的研究,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人生发达到某个阶段时,会想方设法找回曾经失去的青春。

别人在二十啷当岁的时候,跟自己同龄心爱的女人谈恋爱逛街去,卿卿我我不亦乐乎。

他们为了改变命运,屈从现实与一个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女人在一起。

当他借助女人或者女方家庭的力量成功后,他不会考虑女人对自己的帮助,他更多的是在意自己失去的东西。

那么,他一定要找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谈一场恋爱,来填补自己二十岁的人生空白。

大家是否记得这样一幕,海藻想吃冰淇淋却嫌贵,小贝买给她吃,她高兴得又蹦又跳。当在家里吃饭时,海藻对盘里的菜扒拉来扒拉去,找不到合口的饭菜。

很多人看到此处,认为这是女孩天真率直的一面。

我不得不佩服,有这种想法的人。

说实话,我看到后的感受是,这样的女生“吃大亏”是早晚的事儿。

忘了有句话叫:嘴馋的女人不能娶。

因为“馋”是一种欲望。欲望有很多形式,食物、金钱、身体、权力。“嘴馋”也是如此,人要是连最基本的食物欲望都控制不住,想控制其他欲望就更难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贪婪。

尤其是那段“海藻说她喜欢那颗痣”。这种话不是一般女生能说出来的。

至于是那颗痣长在哪个部位,那就由各位自由发挥想象了。

海藻是生活中哪一类人?谁对我更好,我就跟谁走。

她是那种让你看不出对谁更爱一些,又让你觉得她好像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的样子。

实际上,这种女人只爱“利益”。

她爱男友的阳光帅气,她爱情人的豪华奢侈,她爱恋爱的精神悉心呵护,她也爱包养的物质有求必应。

情人不能娶自己的话,她也不会跟男友结婚。万一哪天情人甩了自己,再找男友来兜底。

这种类型,要比明码标价更叫人害怕。

当然,最终的结局也是大快人心,青春没有换来想要的人生未来,还赔上了自己的子宫。

“备胎”不应该被同情

恕我说话直白了一些。

有人说,小贝那样的好男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但我想不出,小贝好在哪?

一个男生可以追求善良心细的浪漫生活,甚至可以说胸无大志,哪怕是躺平也无所谓。

但作为一个踏入社会的男人来说,没有一点生活野心,佛系到连房子都不想买。

那我问你,这样的男人真是托付终身的最佳人选吗?

那跟被你们鄙视了一百年的阿Q有什么区别?

再细品一下,原来小贝和阿Q真是一类人,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名字。

甚至不如阿Q呢,至少阿Q知道自己姓赵,虽然不配姓赵,但人家姓赵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小贝呢,除了小贝的代号,其他一无所知。

而小贝的阿Q精神,实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侧面反映出他的鸡贼算计。

看完整部小说,不得不佩服小贝和海藻的恋爱实在是太省钱了。

整天用所谓甜言蜜语和打情骂俏制造浪漫,能用语言表达解决的问题,决不能花一毛钱。

逛个商场,也只是光看不买。

海藻提议说,一起到电影院看场电影,小贝说不如买碟回家看。

为什么要买碟回家看,因为省钱!因为省下的钱能够解决一天的伙食费。

再说回上文海藻吃冰淇淋的问题。据说这段剧情把无数青年男女看哭了,不知道那些看哭的青年男女是否最终走在一起。

没记错的话,当中有句旁白:

以前,小贝总是试图买一个给他心爱的海藻吃。

画重点了。“试图”是什么意思。我专门给大家查了一下,是指:计划和考虑的意思。

言外之意是“没买”。

过了好久,小贝把“试图”变成“决心”,买了一个冰淇淋,结果把海藻和电视机前的你我感动了。

不得不说,穷人的“感动”实在太廉价了。(我也是穷人,当时我也感动了,没有别的意思)

并不是说这种男人完全不好。

抠门到给女朋友买一根冰淇淋,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

我们也不能说他的勤俭节约是错的,但是物极必反。勤俭节约过头了,那就是另一个抠门的极端。

他从没给海藻买过一件专柜上档次的衣服,还觍着脸说:别穿地摊货出去,给我丢人现眼。

那我问你,你说海藻该怎么办。高档衣服不给买,地摊衣服不让穿,总不能回到不穿衣服的原始社会吧。

虽然海萍买房差点钱,海藻出于爱姐心切,想问小贝借钱并不合理,但在海藻说出借钱想法的时候,小贝立马变脸了,直接拒绝了海藻。

拒绝就拒绝了,还嬉皮笑脸、东扯西拽、拐弯抹角地装风趣。

说白了,小贝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以为海藻是傻白甜的女生,想白捡一个听话的女朋友。

没想到,自己严重低估了海藻,她的温柔傻气只是隐藏的技能尚未觉醒罢了。

宋思明是一面照妖镜

这种人更不值得一提了。叫我想象不到的是,围绕在宋思明的人物周围,居然有一群“忠实的死粉”。

有的女人不害臊地说,经历现实的锤炼后,才知道宋思明的好,拥有一个宋思明是多么幸福的事。

我想不到宋思明好在哪,为了你一个女人,不知要让多少家庭家破人亡,你说你才知道宋思明的好。幼稚!

宋思明这种人放在明朝,应该先挨三千刀,再脑袋搬家,最后九族“夷为平地”。

更可笑的是,有人说宋思明捞钱,是为了给海藻更多的幸福。

笔者向来有一个观点,有的人是从胎儿长大的,有的人是从胎盘长大的。

有这种认知的人,估计是后者。

宋思明在认识海藻前,已经叛变了良心。

男女那点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哪种意思,我们都不能让那点意思,因为“不好意思”,而不变的“真没意思”。

喜欢的话,点一下“赞”,鼓励鼓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