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银子可以买什么好处(一两银子可以买什么)

满清时期,官员制度大致可分为“九品十八级”,品级除了代表官职的高低以外,还代表着收入的高低。

知县作为一名国家的基层官员,自秦汉时期开始,就成为了官员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废弃的原有的分封制,郡县制自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后汉承秦制,这项制度便被继承了下来,即便是到今天,依旧能够看到郡县制的影子。知县作为一方的行政长官,对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知县的选拔依旧马虎不得,不少关键位置的地方长官,皇帝都要亲自选拔派人前去管理。

后隋朝开科举,科举考试成为了选拔官员的有效途径,但要想当县长,同样不容易。按照科举制的规则,只要是获得了举人的功名之后,便有资格当知县。

但也仅仅是获得了资格而已。在清朝时期,获得了举人的功名之后,便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毕竟县令的官职就那么几个。

如此一来,这些具有资格的举人,就只能等着前任退休或者升迁,空出职位来才有机会上位。

如此一来,不少举人为了让自己能够机会大一些,便在等待分配时接着往上考取“进士”。

因此在很多时候,知县都是由“进士”来担任,只有那些穷乡僻壤,举人才有机会直接上位。那么问题来了,月俸禄不足5两的职位,为何这么多人争?他们靠什么养家糊口?

知县收入如何

按照史料记载,七品知县的年薪大约为45两白银,折合月薪3.75两白银。除了钱之外,朝廷每年还要发给他们2700斤大米。

折合到每天来说,知县一家老小的日开支不得大于0.125两,也就是125文钱。康熙到乾隆年间,根据《清会典》记载,10文钱就可以买1升优质大米,折合到现在也就是1斤半。

125文钱可以购买12.5升大米即18.75斤,再加上2700斤大米平均下来是7.4斤。两者加起来合计优质大米26.15斤。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优质大米大约3块钱一斤,县令每天工资折合人民币78.45元。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分的大米仅仅是满足温饱问题,在影视作品中,一些清官能够穷得叮当响,看来也并不夸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过这种苦日子,毕竟,千里当官不为财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据记载,在康熙时期,就有官员向皇帝进言,大意是说收入太少了,这一家人的开销加上马匹的吃喝,一月的工资一周多就花没了。

因此,不少人为了生活,就只能去搞点“副业”,毕竟日子还是要过的。

康熙时期无官不贪,雍正“高薪养廉”

康熙也知道官员过得苦,天下无官不贪,康熙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既然朝廷没办法给官员足够的俸禄,那就只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但雍正作为大清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决定要改变这个现象。要想官员有气节,能够维持朝廷的尊严,就不能让官员饿肚子。

雍正想出的办法,那就是设立“养廉银”。

公元1723年,“养廉银”制度开始实施,目的就是告诉官员,做一个好官,朝廷不会亏待你,朝廷不会让任何一个好官饿肚子。

“因官吏贪赃,时有所闻,特设此名,欲其顾名思义,勉为廉吏也”。

养廉银并不是从国库出,而是来自于地方的税赋等,富庶的地方“养廉银”就多一些,这类似于给官员一个绩效奖金。

七品知县的养廉银有多少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期,一个七品知县的养廉银平均下来大致有1200两,按照上文的算法来计算换算可得:

1两银子可兑换1000文,10文钱可以买大约1.5斤大米,也就是1两银子可以购买150斤大米。按照市场价3元一斤来计算的话,1两银子可以折合450元。

1200两纹银折合人民币54万元,如此一来,知县一家老小的生活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而且这还不算当地资源对于知县的倾斜政策。

如果知县每天不大吃大喝,不娶一堆小老婆,单纯过日子肯定是足够了,这也是雍正设立“养廉银”的初衷。

朝廷为官员解决一切后顾之忧,官员可以尽心竭力地为朝廷办事,可谓是双赢。

除了这些银子之外,县衙里面的其他官员,例如押司,衙役,主薄,这些人自然也要生活。作为县太爷来说,团队成员都要生活,因此他们也要去搞一些“副业”。

但最终的拍板签字的人还是县太爷,这部分人对于县太爷的“分成”自然也不在少数。只要是知县愿意,他完全可以靠着这些“基层办事员”躺赚收益。

所以,即便是当时每月的收益不足5两,他们也根本不愁一家人的吃喝用度问题。

后记

你以为1200养廉银就能够捆住知县们的手脚吗?根本就不会。

毕竟知县是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当地的氏族乡绅,还有当地那些做生意的人,都需要知县的照应。

即便是这个知县不徇私舞弊,在职责范围之内对于这些人给予一些政策上的倾斜,逢年过节的好处费分分钟就可达数千两。

除此之外,还不算平日里那些交钱办事的人,封建王朝几千年发展下来,虽然也都在严惩贪腐,但也一直屡禁不止。

因此封建王朝最终走向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